□冯军福
这两天,“拼多多22岁女员工猝死”一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女孩离世的原因与自身工作究竟有无关联,还需权威医疗机构认定。但该事件之所以能够迅速引爆舆论,显然是击中了不少“打工人”内心的痛点——生活不易,加班不止。
在互联网行业,加班早已不是什么“潜规则”。为了抢流量、争业绩,一些企业冠以奋斗之名,“提倡”员工加班、“鼓励”他们全情投入、高效产出。就拿前两年有互联网公司推行“996”工作制来说,一度引发广泛讨论。“工作996,生病ICU”,这句略带自嘲意味的话,成了不少程序员扎心的痛。
而就在那场舆论争吵中,马云却公开表态,“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996”都没机会,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获得想要的成功?尽管他后来几次圆场,但还是掩盖不住互联网企业的冷酷无情。
前段时间,网上有篇文章很火,叫《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文章观点很鲜明:企业要做大,就要有狼性,提倡加班、奋斗,提倡同甘共苦,宽容者死,不宽容者生。这种信奉“狼性文化”、打了鸡血式的企业文化,很有市场。现实生活中,除了程序员,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人民警察、公务员等很多群体,都有“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路上”的苦恼。
一份《职场压力与加班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目前的工作需要加班,占比约为72.58%。从这个角度看,针对员工猝死事件,与其批判拼多多一家企业的价值观,不如关注整个职场背后的加班文化。
长期以来,“加班很光荣”的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从机关到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大多欣赏爱加班、爱主动加班的员工。有的甚至以此为傲,将“白加黑”“五加二”视为一种奋斗精神,认为加班时间越长、夜熬得越深,就越能提高生产力。但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生产力不是逼出来的,只能从员工心中生发出来。他们开心,生产力就会提高。幸福感也是生产力。”
遗憾的是,很多打工人并不是在快乐地加班。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企业明明已经违法,很多员工却选择忍气吞声、心甘情愿“拼命”,为的不光是换取生活的改善,更多的是保住维持一家生计的饭碗。
对于打工人来说,奋斗与生活,难道真的只能二选一吗?过去,人们为了生活可以拼命工作赚钱,如今随着我国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既努力工作又快乐生活,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的诉求。事实上,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只有做好平衡兼顾,才能获得持久竞争力。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企业那种“无加班不工作”的老观念,是该丢掉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豫论场丨拿命换钱不该是“打工魂”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