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自动挡的车遇到很长的下坡,大多数人的操作方式都是挂着D档,脚踩着刹车一路溜到底。如果车况良好,那么这样开一般来说确实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这种方法肯定不是最好的,因为长时间的刹车会导致刹车盘和刹车片温度不断上升,即便是散热能力更好的碟刹,也有可能因高温导致制动性能的热衰减。另外,刹车盘上的高温也会传递到制动油管中,导致制动液沸腾产生气阻,进一步拉长制动行程,有一定可能诱发刹车失灵。
那最保险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利用发动机自身的运转阻力去给车辆减速,运转阻力越大减速效果就越明显。可如何将发动机运转阻力发挥到最大呢?那就是尽可能提升发动机的转速,转速越高所产生的阻力越大。此时提升转速当然不能靠踩油门了,否则反而是加速下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降档来实现。
对于手动挡的车型当然很简单,只要手动切换到更低的档位即可,那自动挡车型怎么办呢?是否也可以人为地调整档位呢?
目前民用车搭载的自动变速箱种类主要分为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AT),无级变速箱(CVT),双离合变速箱(DSG、PDK、DCT),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以上几种除了P,R,N,D,S外通常还有一个特殊档位,上面会标记着“+”号与“-”号,我们只需将档位挂入就会进入手动模式,此时变速箱将会停留在当前档位上行驶,只有当发动机转速过高或者过低时,变速箱才会进行强制升降档。
当我们挂入手动模式后,应该降到几档呢?这个要视坡度而言,如果坡道不算太陡且当前车速也合适,那么可以只挂入手动模式去限制变速箱自动升档即可,无需额外降档。如果坡道比较陡,且此时车速明显过快,那么可以往“-”号方向拨动一次降一档。如果坡道很陡,车速很快,则可以多次拨动档把降档,直至车速下降到安全范围。在极端情况下我们应该将档位降至1档,此时发动机可以爆发出最大的运转阻力,将车速控制在20KM\H以内。
但有时候我们在连续多次降档的时候,会发现车辆并不完全听我们的指挥执行降档的指令,那就说明此时你的车速太快,发动机转速不满足目标档位的最大转速区间,因此电脑出于对变速箱的保护限制了你的操作。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先踩刹车将车速降下来,然后再次执行降档操作。
具体调整至哪个档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由于车型不同,变速箱不同,各档位的车速和转速范围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把档位降至发动机转速落在3000-4000转之间,这样既可以让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牵引阻力,也不至于因转速过高而导致变速箱自我保护,影响驾乘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在遇到长下坡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通过制动减速,自动挡车型需要挂入手动模式,并且根据当时的车速调整档位,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3000-4000转左右。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为行车安全考虑,也可以节省刹车片和刹车盘,何乐而不为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为什么开自动挡下坡,不建议挂D档踩刹车?因为降一档省钱又安全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