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准备自建芯片生产线:面对制裁与阻挠,麒麟9000后的崛起
华为准备自己建立生产线进行芯片的生产,这条新闻就像是一个强心针一样给很多看见的人带来了国产芯片的一丝希望。面对美国无端恶意的制裁,华为的这个举动真正向我们展示了沙漠胡杨的坚强和作为中国骄傲企业的气度和担当。就连李毅(原工信部部长)都明确的说:"我们应该给予支持,给予称赞。"
说起来芯片问题直到现在都是一个暂时没有办法进行解决的"死题"。受制于国际专利方面的影响和美国的制裁,咱们国家最高科技的集成芯片技术在今年九月的时候就开始承受了停滞不前的压力。就连华为自己也无奈的将麒麟9000定义为绝唱。但是痛定思痛之后的华为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芯片领域也许也并不是完全无望。
就在上海,华为准备建造的芯片生产线是没有美国技术的。所以从一开始,一些关键性的、缺失的东西就要一点一点的自己找全。5纳米的芯片生产要求之高很显然中国现在无法达到,但是45纳米应该不成问题。所以这也成为了华为选择的起点。
事实上45纳米的芯片在手机上或许已经不堪大用,但是在很多其他的领域却依旧在发挥着作用。他在制造工艺上的确是中低端,但是他在发挥作用降低成本上却是很多企业的首选。而45纳米只是作为起步,可能只需要两年不到的时间华为就能将整个生产流程摸得轻车熟路,进而将生产线升级为28纳米。
要知道28纳米的芯片就已经可以称之为主流。现在芯片市场上除了类似手机或者其他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电子设备需要5纳米级别的芯片之外,大部分的诸如智能电视、电脑等使用的芯片都在28纳米到20纳米左右。这些芯片的销售量也远比5纳米、7纳米的要高出很多。所以这不单单是试水,这也是真正的为中国市场提供可用的国产化芯片。
而作为华为芯片顶级的研究公司海思,也绝对不会因为美国的问题而面临解散。作为母公司的华为同样会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对海思进行不间断的投资。同时将芯片生产的前端、后端都进行相应的完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建立一套强大的循环体系。要知道科技强国现在已经不只是口号了,它已经是国家切实在做的策略。作为很多高精尖设备的中枢,芯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信有了国家的支持和华为的技术,集合一切可以集合的资源,咱们的芯片产业能在未来的时间之中发展的越来越快。虽然目前依靠我们现有的技术还是很难拥有自己的光刻机,但是谁知道未来的世界到底什么才算是重要的,芯片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科技而已,您看好华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别忘记点赞加关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鲜事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华为准备自建芯片生产线:面对制裁与阻挠,麒麟9000后的崛起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