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机欠费超3个月或上征信# 的话题冲上热搜,据报道,从2020年11月起,江西省电信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若用户之前使用的电信产品欠费超过三个月,或签约客户拒绝履约,都有可能会被接入征信。
欠债还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认真履约的人理应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而失信者处处受限,这是现代契约社会最重要的规则之一。自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以来,社会各界反应良好。
公开资料显示,个人征信主要包括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结果、个人基本信息、银行信贷交易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等,其中,非银行信用信息通常由水电煤等公共服务的数据构成。
由于征信对于个人、企业至关重要,官方在选择数据时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哪些数据应该接入,哪些数据存在争议,均会经过非常严格的评估,通常倾向于采信那些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尽量回避过于商业化的数据,以免无限扩大化。
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个人征信同样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数据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如地铁逃票、闯红灯、旅游过失等行为起初并没有纳入个人征信,后来陆续也被引入征信范围,由于人们对此存在广泛的共识,并没有引起任何争议。
但是,中国电信江西省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的消息传出后,外界却恶评如潮。
“电信运营商自己都不讲信用,乱收费,被发现也不退费,还要强制用户讲信用,真搞笑!”
“装个宽带电视,搬家不用了,去注销,他们要我把用了4年的猫,和遥控器,原版退回去,不然不能注销。”
“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上征信,用不了10年,恐怕征信系统会变成最没有信用价值的累赘。”
人们旗帜鲜明一致反对的理由并不复杂,水、电、煤系基本的公共服务,并非完全的市场化行为,但电信服务则不同,早已演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服务。
更何况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电信服务的投诉、抱怨高居不下,不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时常被质疑收费方面不清不楚,存在猫腻或陷阱,消费者则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维权困难。
紫财经一位同事使用的是预付费卡,按理说,欠费就应该停机,但在过去一年曾发生过数次欠费不停机的情况,造成最后欠下数百元的流量费用,维权无门。
某种数据能否上征信,一方面要看服务性质,另一方面也要评估交易的公平性与消费者退订服务的便利程度,而电信服务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似乎都不宜纳入征信范围。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邓学平律师表示,照此逻辑,任何人拖欠他人钱款超过三个月都应纳入征信系统。如果只有江西电信能独享这项特权,那就是江西电信滥用优势地位,借助征信系统谋取企业私利。欠费就是普通的违约行为,江西电信作为市场主体,应当依法维权,而不是寻捷径,享受超国民待遇。
江西电信客服在回复新闻界采访时表示,2020年11月以后,持续产生三个月欠费行为的个人信息接入征信系统之前将有7-15天的宽限期,电信方面将有相关客服人员以电话形式通知客户进行缴费,如果宽限期后仍未交清,则会接入征信系统,只要在宽限期到之前,交清三个月的欠费就不会接入。
这样的说法看似十分宽容大度,但实则通牒、威胁意味满满。好在目前欠费上征信在全国还没有统一普及,中国电信各省分公司目前对于用户欠费的处理并不一致。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根据公众此轮的舆情重新评估一下手机欠费超3个月上征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既要保证征信的有效性,也要确保征信的权威性、严肃性与公正性,务必将接入数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沦为某些商业机构谋求私利的工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就关注吧 :)
· 软银壮士断腕,英伟达向英特尔复仇
·王忠军:专业收藏家,业余董事长?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手机欠费3月上征信,是谁在让公器沦为中国电信的谋利工具?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