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建议围绕扩大内需市场、寻求新动能,从微观层面切入,于细节处寻新机,挖掘消费新动能。这一观点具有启示意义。
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不少地方和行业把眼光放在“大”上。瞄准前沿尖端产业,争取大项目大投资,增强发展新动能,壮大经济体量,这是一种发展思路,也是现实的需求。而政协委员的建议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抓大也可以不放小,抓住抓好小切口、小产业,同样可以撬动大市场。长尾效应也告诉我们,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带动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生活中,以“小”促“大”的例子比比皆是。螺蛳粉、自嗨锅等速食产品在疫情期间畅销,撬动万亿量级的市场;小盲盒掀起了大风潮,满足年轻群体对“萌文化”的喜爱……充分挖掘需求,做好细分市场,能带来新的销售爆点。从我省的实际来看,在世界市场上,每三辆婴儿车里就有一辆是“好孩子”的;全球每2人戴的眼镜就有1人镜片产自丹阳;镇江的一瓶香醋占据国内食醋市场超10%的比重……这些例子都启示我们,挖掘个性化、差异化、小众化的需求,在市场细分领域前瞻布局,小产业潜力无限,能有大大的作为。
以“小”促“大”,打开更多消费意愿,需要具备四种能力。第一,是洞见能力。“小细节”“小需求”要被看见,才能有新的产品出现。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细分受众群体,敏锐发现个性化、细节化需求,来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就拿如今的消费生力军“90后”“95后”来说,对不同体验和新奇特的事物比较敏感,悬疑推理游戏“剧本杀”正好迎合了年轻人的这一特点,近期受到追捧。第二是贴近能力。尤其是地方发展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推出特色产品。比如,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结合地方医疗资源、环境特点等,发展医养康游融合基地,受到老年人的欢迎。第三,深挖能力。很多地方本土特色产品,产品形态比较单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深度挖掘产品的附加值,向更多产品延伸,让小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链条。第四,营销能力。要懂得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平台,比如直播带货、网上销售等形式,形成卖点、打开销路,带来新的增长点。套用那句老话,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中也藏着成功的密码,关键要会发现,懂得抓住机遇,以小切口细需求激活市场,创造更多“螺蛳粉”“好孩子童车”的奇迹。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论·是|以“小”促“大”,于细节处寻新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