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由徐汇区虹梅街道党工委和TELL公众演讲会合作举办的TELL+DREAM主题演讲活动中,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谢赟讲述了随申码的故事。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我们公司主要的工作是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就是把大量的多元数据、多维数据聚合起来,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再得出新的结论。
今天,大数据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精准推送,这些都来自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来源于欧美,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欧美是数据强国。2019年,我们到欧洲走访了德国和荷兰的若干城市,并举办了多次招聘会,我们希望在欧洲招募到一些技术大咖,来中国和我们一起发展,提升我们的大数据技术水平。但是非常遗憾,一个人也没有招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欧洲有一部有关通用数据的保护条例,这部条例禁止在欧洲大规模地收集数据。没有数据,怎么进行大数据的研究呢?
在我看来,我国在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三大优势。第一,随着新基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全国各地布局了大量的服务器和传感器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在5G技术的迭代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大数据。第二,我们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很高,我们也就成了每天产生数据量最大的国家。第三,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是多元的,既有一线超级城市,也有欠发达地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这使得我们国家的数据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在美国,一家亚马逊公司基本上满足了所有人对电商的需求;而在中国,有淘宝、天猫、京东……它们都在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产生不同的价值。
然而,数据大国并不等于数据强国,你必须有能力把这些数据有效地利用起来、产生新的价值才行。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发展目标。
谢赟在演讲中。(图片由TELL公众演讲会提供)
我们从欧洲回来后不到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就暴发了。我们公司作为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商,在2020年2月10日这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求我们在一周之内上线“随申码”,通过它对所有人的防疫风险进行分析。
当时,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因为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一个压力是任务紧。一周时间就要完成,而且所有的数据必须“零差错”,因为一旦失误,将导致疫情扩散,这是我们承担不起的责任。第二个压力是人手紧。当时我们公司有20多位湖北籍的同事被困在当地,不能回来上班。与此同时,我们的很多小伙伴已经在抗疫前线奋战多时,比如在上海公安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的同事,从大年三十之前就开始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
正在犹豫不决、进退两难的时候,我们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都逆行前往武汉,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气激发起了我们的斗志。那些滞留在湖北的同事们纷纷请缨,表示要远程工作,投入这场战斗中来。有一位小伙伴没有带电脑回老家,他特地向周围人借了一台电脑,做好了工作的准备。他们的举动让我非常感动。
于是,我们立刻向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表达了我们一定能把随申码这件事情做好的决心。我们全公司动员起来,能远程的远程工作,能现场的现场工作,能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所有人都参与到随申码的开发工作中。
除了随申码以外,我们还利用公开数据,制作了一个AI疫情监控预测大数据平台。为什么要做这个大数据平台?因为我们发现,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疫情充满恐惧,对未来感到不知所措。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大数据让大家减少一些焦虑、提振一些信心,那么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
那时候,对随申码红、黄、绿码的计算,要到每天早上5点才能完成。所以,我每天早上5点要准时与随申码团队沟通工作进展,核对数据。紧接着,又投入AI疫情监控预测大数据平台的开发中,不断进行调整,然后到晚上11点钟,再把预测的结果通过公众号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使用和关注。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11点,每天都是如此。
至2020年2月下旬,随申码的有效运行、点击过亿次,没有出现差错。同时,我们预测出2月20日是中国疫情的拐点,这个准确的预测让我们兴奋不已。接着,我们还为上海、江苏等省市做了经济分析预测、复工复产预测以及医疗物资的AI预测。2020年10月,我们有幸荣获了上海市抗疫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
经此一役,我们让世界看到了大数据的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相信大数据的未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仅仅7天时间,“随申码”是如何在疫情之下诞生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