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勃潺】1月19日晚间,张晓龙现身微信之夜。在微信十年这个重要节点上,张晓龙终于没有因为“演讲浪费时间”而缺席,并做了将近2个小时的演讲,梳理了他眼中的微信。
张晓龙在演讲开头便坦言:“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这次我们已经通过视频号来进行直播了。”视频号也成为了今年演讲的一个中心:全程将近2个小时的演讲,视频号便占据了一半多的时间,也让大家看到了微信对视频号的重视。
事实上,微信对视频号的重视不是偶然,实打实的数据已经显示了微信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关注:近五年的时间里,用户每天发送的视频消息数量上升33倍,朋友圈视频发表数上升10倍。
这也让微信团队开始考虑视频内容的发展方向。张晓龙对视频的看法是:视频化表达应该是下一个十年的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从个人表达,以及消费程度来说,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
因此,2019年,微信团队组织了特别小的小团队,开始了视频号的开发。而视频号的重点在于“号”,是每位用户公开发声的身份,人人都能很容易地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去公开表达内容。
但微信团队还没有止步于短视频的展现形式。张晓龙已经在思考: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他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因此,下一个版本的微信有机会出现直播的入口,并且丰富更多的直播电商能力。
站在十周年的节点上,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描述微信,张晓龙选择了连接和简单。
对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因为基于连接可以演变出来的结果是最丰富的。
在张晓龙看来,很多的社交产品可能也做连接,但它止步于人,微信的连接范畴更大,公众号、小程序目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货币的连接,视频号的目标也是连接。“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这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提‘去中心化’,因为连接和中心化是有些排斥的。”
而张晓龙一直对简单有着一种“产品执着”。他认为,简单才会好用,特别是一个产品有十亿人在用的时候。
十年来,微信加了很多功能。张晓龙庆幸的是,现在的微信,还几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样简单。虽然比十年前多了非常多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已经是用的最简单的办法了,所以增加的复杂度会小。
站在十周年的路口上,张晓龙的结语是:“微信虽然是这么大用户量的产品了,并且经历了10年之久了,但我还是希望,它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审美,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观念。”
《张小龙:微信十年的产品思考》观点摘录:
视频号是什么
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创作的短内容平台。它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也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因此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
机器推荐的远不如人工(或者说朋友)推荐的精彩。即然这样,就应该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
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发挥了作用,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非常小,留存也非常低,我们也差点就放弃了机器推荐。但是,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用,而是要在内容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张晓龙断言:未来有一天,视频的播放量,关注,好友推荐,机器推荐的消耗比例,应该是1:2:10。即,一个人应该平均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100个系统推荐的视频这样的比例。
什么是视频
原始视频只是数据,它没法关联到其他信息,如创作者,观众数,评论等。它还需要存在本地,数据丢了就丢了。
因此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数据。它存在云端,有所有的创作者信息,有观众的互动信息,能够很方便的分享。
我的答案是,云端化的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的视频文件,反而是裸数据,是应该被淘汰的。
我相信以后微信里面流通的视频,越来越多的会以视频号视频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方式。
载体的含义还体现在,我们自己不做内容,也不会去买内容。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
长视频和短视频
长短视频的区别只是消费的场景不一样。短视频适合碎片时间的连续消费,而长视频适合有一大段时间来看。
对视频号来说,简化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一分钟以内的视频是为短视频,一分钟以上的视频的开头一分钟视为这个视频的摘要或简介。我把它称为封面。这样的话,视频号不区分长视频短视频,但是又能兼容短视频的体验。
我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会提供一个检索或推荐入口,这样用户可以找到丰富的长视频内容。
视频号和个人的关系
视频号的初衷是让人人都能很容易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去公开表达内容。
现阶段我们也并没有做到让很多人在视频号去发表自己的日常。但我们有个举措,让我们能看到希望。我们上线了将自己的视频号内容关联到自己的微信名片的功能。我们发现结果比预料的要好很多,到现在已经有非常多人在名片展示了自己的视频号内容,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信息展现的方式
信息展现形式一直是互联网产品里的最基础部分,也是争议最大的。
我们在公众号里在给关注的号的内容做排序,以及在视频号里,也会通过算法对关注的内容做排序,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特别是全屏之后,因为用户的选择余地是零了,更需要算法来做排序。
直播
现在是图片和短视频。演变的方向是往更能被普通人生产和消费的方向去走的。所以会体现为更短更碎片化。所以我在想,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我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
所以,直播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很多人在用的个人表达方式。做一个未来的设想,很久以后,每个人的微信名片应该是活的,意思是,我打开你的名片,如果你刚好戴了一个可以直播的眼镜正在直播,那我就能直接看到你看到的东西。这可能是个人直播的终极形态。
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播的入口,下一个版本可能就有了。我们现在有一个附近的直播和人,把它调一下,可能叫直播和附近。
我们也在丰富直播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里可以挂接到第三方的小程序。我们希望今年的春节能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那就特别好。
一些有趣的实验性项目
表情:有更加形象生动的新表情
状态:通过随便说一句话,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听歌:把听歌的体验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比如如果把他们听歌的眼前画面都连起来的话,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是非常类似的,他能够打动你的。
浮窗:微信提供了一个尚未看完的内容的列表,方便可以随时找回这些内容继续看完。尤其是对于长视频,更加需要随时可以切走,然后又能快速找到。直播也一样需要。
输入法:输入法是文字表达的入口,并且输入法必然越来越智能,可能出现新的输入形态,所以还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站在十周年路口上的微信 把目光投向了视频号与直播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