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微信十年,张小龙公开课:做不被看好的事情,才有戏

科技数码 中国企业家具乐部CEC

微信十年,张小龙公开课:做不被看好的事情,才有戏

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系统的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很多。

分享 | 张小龙(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

来源 | 笔记侠

2021年1月19日,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夜的分享

时间走到2021年1月,恰恰是微信10周年。10年微信,张小龙第6年出现在微信公开课Pro现场,6年下来,张小龙讲的越来越少了。而微信,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商业的基础设施之一,连接个人、连接企业、连接产业,有力推动了中国个人和产业的数字化迁徙运动。

今晚的1个半小时分享,张小龙花了1小时讲视频号,讲视频号的意义、直播的价值、机器推荐的作用,以及一些新的实验。

1

视频号的缘起

1.微信10年数据

微信诞生10年了,感慨的事情挺多。

回头看十年前,当时的想法只是,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来用。于是就开始了微信的第一版。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对此,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到今天为止,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视频通话,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布朋友圈——这些内容里面有6.7亿张照片,1亿条短视频内容,3.6亿用户阅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当然,还有很多应用,包括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读书、搜索,我就不一一列举数据了。比如,微信支付成了“钱包”,成为日常的一种生活用品。

所以,特别感谢微信平台上的每一位创作者,包括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的创作者,没有这些创作者,微信生态无法如此有活力。

微信十年,张小龙公开课:做不被看好的事情,才有戏

2.视频号的起源

我知道大家对视频号这一年的进展非常感兴趣,我先来讲一下视频号的一些数据。

大概在2017年,我当时和公众号平台的团队沟通,我们认为公众号只适合写长文章,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办法写长文章。

因此,当时我们就想了一个朋友圈以外的对称产品,也就是非朋友圈,只能发短文或者照片视频。

当然,后来不了了之。因为工程太大,整个账号体系不一样,比公众号平台还要复杂很多。

随着时间推移,非朋友圈当时我们想的是以照片和文字为主,但最后我们发现视频越来越普及,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我们看一些数据,最近5年,微信每天发出的视频数量上升了33倍,朋友圈的视频发布数量上升翻了10倍。

这时候我们再思考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并非围绕文字来做内容,而是要基于视频内容来做,因为视频内容将为成为未来10年内容的主体,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的方向发展。

于是,2019年我们组建了一个10~20人左右的团队开发视频化产品,当时定位为“视频化的微博”。

很多人说视频号是腾讯的战略重点,但是事实上我们短视频的战略重点在微视,视频号并非我们的重大项目。

所以我们没有问公司要多少资源,甚至没有在公司开会立项,就自己组个队,开始悄悄做了。

大家知道我们的风格,从不大张旗鼓做一个大项目,都是成立小团队开始做起。

因为一旦做这件事,我们的目标就是就“把它做成”,不是把它当作任务,如果当做任务,可能我们就会为了完成任务,导致动作变形。但如果是自己给自己一个目标,其实就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

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但其实我们自己有个总结:不被看好的事情,就还有戏,如果大家都看好,反而有问题。

当然,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

2

视频号的价值与意义

1.视频号是什么?

视频号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认为视频号是人人可以创作的公开平台,所以它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我们不能基于公众号或微信号来做,因此就会遇到身份和ID的问题。

我认为微信的最大价值在于每个人的微信ID(身份)。

有了身份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微信支付,因为所有的支付都是和身份关联走的,就像我们有身份证,就可以取钱。

但是,ID(身份)是基于通讯和社交领域的,因此是私密的。微信的用户并不能公开对非好友说话。

即便评论了,别人也无法联系你。这对于社交领域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公开领域,需要新的身份。而在一个产品里,承担两个身份,其实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要做视频号,首先要创建一个新的ID,也就是在微信里有两套账号体系,而这个新的ID,还必须特别方便,不至于在各个场景里遇到身份的冲突。

所以处理得不好,双ID会让系统变得非常复杂。比如你评论,就需要选择用哪个ID来评论。

但是这个ID的意义又特别大,一旦走出这一步,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对于视频号来说,视频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意义是账号在这里,身份就在这里,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你有发声的渠道,你可以发布视频,也可以做直播等等,“号”的意义会更多一些。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直播在视频号里进行得特别快,并非以前我们不愿意做直播。

在视频号之前,我们是没法做直播的,一开始,我们在群里做私域领域的直播,那还是属于群通信的范畴。但有了视频号这个ID,每个人可以迅速开通自己的直播。

这里,ID才是基石。它可以承载视频内容,可以承载直播,可以承载小程序等,现在变成了一个公域的直播。

起初,我记得当时有个方案是,我们内部要求每个人进了视频号,要创建一个新的单一的ID,用这个ID来浏览和评论内容。

我说不对,浏览者应该是微信身份,而不应该强迫每个人开一个新的身份才能看和评论。

因此就不会产生两个ID冲突的问题。

后来我们没有走两个ID的行为,这就不会导致社交问题,幸好当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径,不然就没有后来的社交推荐体系了。视频号产品的迭代是我们无数次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结果。

ID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机构。

PC时代最大的ID是每个机构都有一个官方网站,每一个公司和机构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域名就是最大的ID。

其实微信一直在寻找PC时代的“官方网站”的替代物。微信想的是帮助这些企业和机构建立自己在微信领域的官方网站。之前,做公众号的时候,我们希望公众号就是一个机构比如企业的官网。做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希望小程序就是官网。

今天,我们说视频号才是你真正的官网。其实就是合理的:官网是会不断进化的。

所以未来视频号并不局限于视频内容,将来视频号底部可以挂很多东西,比如一个企业的服务,可以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展示在视频号下面,视频号是官网最适合的载体。

以前,我们认为在机场看到的每一个广告都有公众号二维码,那么,公众号的二维码就成为了机构ID,后来的确如此。

做小程序的时候,我们也这样想,也做到了。所以我开玩笑说,现在,我们希望每一个广告下面链接的是视频号二维码,那就说明视频号做成了想要的官网了。

2.视频号的算法推荐

第一个版本其实只是搭建了这样一个ID体系,和公众号的很类似,只是门槛比公众号低很多,普通微信用户可以立即开通它。

在内容的表现上也特别简单,只是简单的信息流,混合了关注的账户、朋友的匿名点赞以及系统推荐的信息流在里面。

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一开始我们做了灰度测试,量不大,因此没有吸引到特别多的创作者参与进来,所以内容质量一般,推荐的内容也一般般。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推荐的质量能够好起来。后来,我们组建了三个算法团队去做,每个团队十几个工程师。希望各自用不同方法去找到推荐的最优解。

我们在算法领域的耕作很深,搜一搜背后是个几百工程师的搜索技术团队,同时我们自己研发的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都是国内的一流水准。

对了,外界一直有人说我们的语音识别用的是第三方的技术,其实我们从未用过第三方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现在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每天翻译的语音条目在五亿条以上。

即使是这样,我们当时还是用了一个步骤,把搜索算法的人抽调到视频号团队,形成一个闭环的小团队。

这个团队很辛苦很努力,但是前几个月的滚动效率很差,似乎陷入了死结,内容不好,就没有浏览量,就导致没有人贡献内容,所以推荐系统也推不出好内容,然后继续没有好的内容看。

今年5月份,我们做了一次视频号最终大的改版,才看到新的希望。

因为经过几个月的灰度,当时的内容用机器推荐是做不下去的,我们更愿意看朋友赞过的内容。

对比朋友点赞的内容,虽然当时朋友点赞还是匿名的,和机器推荐的内容来对比,我发现,机器推荐的远不如人工(或者说朋友)推荐的精彩。既然这样,就应该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

我们当时差点放弃机器推荐,这也是现在视频号推荐“算法”选择朋友推荐的理由。

当时我给的理由是,我们所看的书,大部分是因为周围有人推荐而去看,而不是网上书店推荐的书。

你少看几个机器推荐的内容不会觉得可惜,但错过了朋友们都在看的内容会觉得可惜。这是视频号能借助社交推荐起来的理由。

于是五月份开始了变更最频繁的两周,几乎每两天就要更新一个版本,后发布了基于朋友点赞的新的灰度版本,数据增长得非常好,留存也很好。

所以6月视频号的用户到了一个量级。数字其实不重要,但对于一个内容形态的产品来说,一定量级的用户和活跃度才证明你走过了生死线,说明流量循环已经起来。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是典型的微信产品方法——即通过产品而非运营的方法,用一个撬动点和产品规则的方法让产品流转起来。

有这个用户基数说明生存下来了,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基础功能的完善了,比如直播能力等。我们如果没有走过这个生死线,我们做再多的产品也没有用。

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发挥了作用,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非常小,留存也非常低,我们也差点就放弃了机器推荐。尽管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很少,但是并不是说明机器推荐没有作用,它必须在内容非常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3.我的一个猜测

6月份,在开发新版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猜测:未来有一天,视频的播放量,关注 - 好友推荐 - 机器推荐的消耗比例,应该是1:2:10。

即,一个人应该平均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100个系统推荐的视频这样的比例。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所有的内容分成两种内容:一种需要花脑力理解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学习;一种是不需要花脑力、很容易消费、在人的舒适区的内容,也就是娱乐内容。

朋友点赞的内容,是朋友强迫你去获取你未必感兴趣的知识性信息,一些学习类型的内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机器推荐的内容是系统投其所好而让你很舒服的浏览你喜欢的消费性信息,轻松的,是娱乐内容,在关注tab(标签)里,这两种内容都有。

为什么我推测出这种比例?

我的理由是:因为关注的东西你已经知道大概会是什么了,反而不会太有吸引力,因此是1。

多人点赞的内容,可能你会看得很累,但是你不想错过,所以是2。而机器推荐的内容是让人舒适感的内容,符合懒人原则,所以是10。

现在的数据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的大盘数据,并不是这个比例。

朋友点赞产生的整体VV(阅读量)是机器推荐的内容的2倍之多。

于是我让数据同事统计了一下,只拿有关注的用户来看。有关注的用户目前极少,属于活跃用户,所以代表了未来活跃用户的行为。

前几天的数据是,有关注的用户,人均在三个tab(标签)产生的VV(播放数),差不多是1:2:9。拿到这个结果时我非常吃惊。它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

这并非说明我们的预测特别准确,而是我们做事的习惯是先推理出来一个结果,然后用数据去验证这个想法,才能检验方向是不是对的。

我估计未来这个9还会变得更大。因为这是和内容丰富度相关的。

现在,机器推荐总量是朋友点赞的1/2,这是不太正常的,我认为未来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因为现在的内容数量还不够,所以机器推荐的触达不是很大,未来机器推荐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大。

可能会有人说不是不符合用完即走吗?用完即走跟时间长短无关,跟效率有关。

我们不会关注用户时长,现在不会关注,未来也不会关注,我们不会把用户时长当作绩效导向或KPI。

当用户想要看内容的时候,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如果用户在机器推荐消耗了很多时间,只能证明什么内容是用户感兴趣的,说明微信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内容,而不是要刻意去消耗他的时间,时长只是一个结果。

机器推荐可以让我们视频号的内容留存下来,被更多的人接触到。

4.视频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我们有很多思考,比如什么是视频?

我们每天都在说“视频化”,大家会想到手机相册里面的视频文件。就像朋友圈,只能上传相册的视频。

我们也确实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希望朋友圈里的视频更多的是用户自己拍摄的视频。很多人认为视频文件是一个视频。

但我想说的是视频文件未来是会消失的。从Windows转到苹果手机的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以前的文件和文件夹去哪里了。

在iOS里,没有了文件的概念。文件被各个应用自己定义了。这是把文件应用化了,即文件不能脱离应用而存在,一旦脱离了,就是没有意义无法解释的数据。

视频文件归于某个App才有意义,否则只是一个个的原始数据。

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

原始数据只是一个文件,不能标注创作者、观众数、评论等。

未来的视频格式不应该是一个文件的方式,而应该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有创作者等各种标记,且存在云端,更容易被分享出去。

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而分享,如果还需要copy整个原始数据,是很落后的。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朋友圈上传视频这样的方式也会被更替掉。

所以在6月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当我们把视频号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应该更多是视频的式样,一点就可以播放,还是其他的式样?或者说视频号是一个网页,还是视频文件,还是视频?

我的答案是云端化、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视频就应该过渡到云端化的视频格式,视频号是一种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

我相信,将来微信流通的视频更多是视频化视频,而不是视频文件形式,本地的视频文件,反而是裸数据,是应该被淘汰的。

这件事情在公众号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文章的存在价值是被分享、被看到,如果没有公众号这个载体,那就只是传一些文件出去。

并且,公众号定义了文章的展现形式,是所有的用户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能以一种相对一致的体验来阅读和互动。在我看来,这是对网页时代阅读体验的一次大的体验提升。

同理,如果大家理解了公众号对文章的价值,就理解了视频号对视频的价值。

微信是我们有机会尝试各种各样产品形态的地方,在别的产品未必有机会尝试。

所以,视频号更多的意义是一个视频内容的载体。

很多人对载体的理解不是特别深,对我来说载体意味着我们不是在生产内容,也不会购买内容,不会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是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

5.长视频和短视频

视频号里还有长视频的问题。我们也遇到了超过1分钟视频的问题。

视频的长短,是人为区分出来的。我们认为1分钟偏短视频,就像微博一样,更容易刷完。

但有人想看更长的内容,我们就在想“长视频不适合刷,要进行区分”。中间有个版本确实是视频号有专门的长视频这一栏的,甚至长视频和短视频的评论点赞还是分开的。

后来,我们发现不应该这样区分,视频的长短本质是场景不同。短视频适合碎片时间的连续消费,而长视频适合有一大段时间来看。

短视频是1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长视频则被我们定义为前1分钟是封面,如果用户觉得1分钟还挺好看,那就继续看,如果不好看,就说明这个封面缺乏吸引力。

我们如此之早就在尝试长视频,还有一个含义,那就是沉淀数据内容,就会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我们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可以通过搜索或推荐的方式挖掘出来,为未来做积累。

6.视频号和个人的关系

视频号的初衷是让人人都能很容易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去公开表达内容。但做产品的人都知道,让用户去发表内容去表达是最困难的。

现阶段我们也并没有做到让很多人在视频号去发表自己的日常。但我们有个举措,让我们能看到希望。

我们上线了将自己的视频号内容关联到自己的微信名片的功能。我们发现结果比预料的要好很多,到现在已经有非常多人在名片展示了自己的视频号内容,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趋势,说明了人们愿意用视频号的方式表达自己。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微信做事特别保守,其实不是,只是我们认为有些事不应该做。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视频号的内容挂在名片上,我们以前为什么不做一个类似这样的展示自己的一些精选的照片和视频的功能?

我们内部讨论过好多次,因为很多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越来越多了,我们打开名片有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东西。

为什么不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把一些照片精选放在那里的功能,这样朋友进来至少可以看到一些。

之前我们不愿意做这个功能是因为,一旦这样做了,你可能只是把你历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到那里,永远就不去修改它了。

这次我们愿意这样做是因为,如果你关联到你的视频号的内容,那它就是活的,因为你会不停地更新你的视频号内容,而不是说我选几个历史上最好的照片作为精美的装饰就永远不变了。

我们希望视频号成为每个普通人都拥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大V和网红表演的地方。

7.信息展现的方式

很多人也会关注视频号是否会全屏化。信息展现形式一直是互联网产品里的最基础部分,也是争议最大的。

全屏化就是一个关于信息列表的概念,常见的信息展现方式有瀑布流、信息流,核心的关键是一个屏幕内放几条内容,全屏就是只放一个内容。

我们尝试过各种形态,总结就是一条规律:一个屏幕内的内容条数和用户感兴趣的命中率成反比。

举个例子,比如10个邮件,只有一个是我想要看的,命中率是10%。如果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越多,就放越少条数;如果都是你感兴趣的,那就全屏化。

或者用朋友圈举例,朋友圈你不会每一条都认真看,因此就不适合一屏里只放一条内容,因为命中率不是特别高,特别是朋友越多,命中率越低。如果改成每一条都是全屏的话,朋友圈就死掉了。

很简单,大家看朋友圈,不是按照内容好坏来选择的,而是你和朋友的熟悉度来决定的,但算法无法分析“熟悉度”这种指标。

公众号改版的时候,抱怨特别多。

但是,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关注量少的人,阅读量上升了,因为命中率提高了;但是关注很多公众号的人,阅读数据就下滑了,因为选择成本变大了。

后来我们在订阅号的顶部增加了常读号的展示,经常关注的公众号被置顶,增加了命中率。

视频号的上半年,平台的内容丰富度不够,命中率是很低的。所以当时半屏式的信息流是合适的,一屏显示超过一项内容,用户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视频号,我们一开始上全屏,效果就会是负的。

到下半年,现在内容数量增加了,命中率提高了,我们就开始尝试全屏。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数据。我们把关注和机器推荐灰度切换到全屏,并且和没有灰度全屏的用户来对比观察。发现全屏后,关注tab的人均vv(video view,视频播放量)下降了,推荐tab的上升了。这应该可以推导出来,关注tab的命中率不够高,以至于全屏后带来了轻微的选择困难。

因为选取关注的时候,人偏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每个内容都浏览。

最近,我们在公众号做关注公众号的排序,也是在提高命中率。

我们也开始让机器推荐介入的内容进行排序,当用户关注的内容越多,命中率越低时,机器来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命中率低,不是一件好事情。

接下来,我们会对推荐的信息流进行全屏化的尝试,看命中率是给大家带来更喜欢,还是不喜欢。

3

关于直播

接下来说说直播。

互联网历史上,个人在公开领域的表达方式一直在演变。最早的时候,需要你会写HTML来做网页。后来有了博客,到现在的图片和视频,正朝着普通人更容易生产和消费的方向走去,即内容越来越碎片化。

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内容形态可以被越多人生产、消费和接受?

做了直播之后,我认为内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是有的。

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大家对直播的认知更多是秀场或带货等形式。

可能大家会觉得直播很困难,那是因为你没有亲自去直播过。没有直播过的人,你体会不到那种感觉。

我用私域直播过,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直播特别轻松。

如果我要拍一段短视频给同事看,我的压力特别大,因为要做很多准备。

但是做直播,我一分钟的准备都不需要。直播不需要做基本的内容,只要把手机架在前面,然后同事们开始提问,我就可以直播了。

我现在并不是在直播,还是在开会,还是要准备内容。

但是一个真实的直播,应该是特别轻松的,不管多少观众,都可以轻松地表达。

我的看法是,未来直播会变成个人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我在想,微信名片很死板。但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微信名片可能会不同,很久以后,每个人的微信名片应该是活的,意思是,我打开你的名片,如果你刚好戴了一个可以直播的眼镜正在直播,那我就能直接看到你看到的东西。这可能是个人直播的终极形态。

前不久有一场流星雨的直播,有超过100万人观看了,有点超出我们的意料了。

因为,我们并没有做任何中心化的流量分发去推它,它自然就吸引了100万人。

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在发生作用,通过朋友圈,群聊等进行了人群的扩散。当然,在视频号和直播的入口里面,我们还是会用机器推荐来给用户推荐适合的直播。

当直播多了以后,除了你的朋友,我们也希望系统能告诉你哪个直播值得你看一下,这是我们的机器推荐有更大的考验。但社交推荐,仍然会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我们做了直播之后,发现很顺利。我们并没有针对性去做任何的直播推广,很多人自发地发到朋友圈和微信里。

在视频号直播的入口里,我们还是会有机器推荐的植入,因为直播越来越多。

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播的直接入口,下一个版本我们会把“附近的人和直播”改为“直播和附近”。

也有人问,微信是否做一个直播的小程序?

但我想说我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小程序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不会自己去做,然后和大家竞争。

再比如,传统的拜年是面对面的走家串户,而我们在直播这里做了一个小小的东西,可以让一部分人在春节通过直播来拜年。

4

关于创作者

很多创作者会关心流量和扶持。‍

如果大很多创作者会关心流量和扶持。会发现我们以前并没有做任何流量和扶持。但不是说平台不会不做这些事情,只是平台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做。

同样,前面说过我们希望视频号成为一个载体,成为企业和机构的官网。

以前做官网要去买搜索,才能吸引更多人来访问。

在视频号,我们会做搜索、推荐(社交传递和机器推荐),创作者不用担心自己的内容没有人会看。

我们之前有邀请一些明星过来,但明星要签约费。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你进来,因为你应该经营自己的粉丝,最终你会实现盈利,但不会平台出面来购买内容。

我们希望明星自己主动来做,而不是我们去购买内容,倒不是为了省钱。

因为我们不花钱,创作者还愿意进来,那就说明了视频号形成了一个自运转的生态。同时,我相信普通人的创作力是巨大的,相反,购买的内容反而不一定能打动人。

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也是这个原因。系统的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很多。

我们微信支付的被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微信支付的人不是特别多,可能只是有两个人在负责一个行业。

以上关于视频号是一个什么东西,就结束了,接下来我讲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东西。

5

微信的功能优化与创新

1.产品到底意味着什么?

做产品,就是一个天马行空和不断验证的过程。

如果你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可能很不靠谱,但又似乎有意思。然后继续往深里去想,如果能经过很多次选择,最终能变为实现,就会体会到做产品的乐趣。

微信现在有这么多用户,那我们能不能给用户一个画布,让每个用户画一个点。

同时,没有人告诉他们要画什么东西,也没有人组织,那最后是不是可以画成一幅画?

其实没有人知道,但是会特别好玩。如果我们真的把这种想法做成一个产品,就是在创造一个东西。

2.一些有趣的实验性项目

我分享几个实验性的功能,未必很成熟。有些功能也会经历灰度,完善了才放出来。所以不要抱以太高的期望。

我认为社交化功能很难预料会对用户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结果。

但我们会观察效果,并完善它。如果顺利的话,这些新的东西我们可能在后面几天发布的新版本里。

表情

但和视频号相比,这些都是一些小功能,比如表情。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些事情的最基本元素。这让我想起了拍一拍,很多人不喜欢被人“拍一拍,”或者拍错了很尬尴。

但事实上,但仍然有1.2亿人设置了拍一拍的尾巴,每天有几千万人在玩“拍一拍”。

我认为这些是不同的元素,类似于现场环境中的行为动作,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在线化,人们会很怀念一些复古的表达方式。

好在很多用户给我们贡献了非常多的自定义表情。

我们每天都有表情数据的统计,我发现人们表达出来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了。

比如,裂开的表情被使用得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扔一个“炸弹”表情出去,屏幕都裂开了,就更强烈了。

我们的技术很容易开发出这样的表情,但是关键是如何成为同样的表情功能,才是关键。

在这里我不剧透,大家在过几天的新版本就会看到一些新的表情能力。

状态

另外,是关于“个人状态”。

有时,我们打开一些人的朋友圈,已经看不到什么东西了,可能设置了“三天可见”。

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名片,应该是活生生的才对。名片就是我们线上化生活的自己,它应该反映自己真实的状态。

每天大概有100多万人在发视频动态,我们希望做一些升级,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

让每个人发文字是很困难的,但是随便说一句话并不困难,“状态”应该是随便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当下的状态。

我们希望用户未来能够看到和“你”同一个状态的人,比如一起打游戏、一起在酒吧的人。

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状态”也是一种找到同类的方法,现在还不够完善,我们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也许经过了两三个版本之后就完善了。

歌曲

再谈谈歌曲。

有人说,歌曲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看的。

现在人们只是在开车等少数环境下听歌,大家现在更多会看歌曲视频。但微信的听歌的体验不是特别好。

我读中学的时候,自己去买唱片,会看到有一个唱盘一直在那边转,大多数人可能没有经历这个时代,也就不会理解为什么。

那么,听歌曲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什么?

有人说,听就可以了,听可以让人产生很多想象力。

比如,开车的时候,眼睛看到其他地方,然后通过听歌会产生很多想象。

但是,如果将每个听歌的人眼前的画面都联结在一起呢,将听歌体验视频化呈现。

这件事很难,我们正通过别的方式在做这件事情。

比如,一些热心的朋友把一首歌制作成一个精美的MV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到。

浮窗

我们还做了一些小的改动。

比如,浮窗,我挺不喜欢浮窗,很像狗皮膏药。但是没办法,很多用户无法一遍看文章一边回消息。

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优雅的方式,又不用像狗皮膏药,又可以快速返回,接着看内容。我们设置了最近看过的文章、看过的直播、看过的视频,用户可以很快地找回它们。

输入法

还有一个新的东西预告一下,是每个人平常都会用到的,关于输入法。

我们其实不是想做输入法,而是用户给我们反馈刚输入一些文字,很快就看到或收到相关广告。

我们会经常收到投诉,说刚刚在微信里聊到什么,就在其他app里看到这个东西的广告,是不是微信在出卖我的聊天记录给广告主?

其实并不会。我们从来不会去分析用户的聊天记录,即便因此损失了很多广告收入。

我们技术的同事就说,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做一个输入法?

我就想,好啊,我们就自己做。

而这个技术团队就是做机器语义理解的,对AI领域有非常出色的理解,他们也想验证自己的想法。

不久之后,我们也会灰度这样的产品。

我们的目标不是一下子获取多少用户。因为输入法是文字表达的入口,并且输入法必然越来越智能,可能出现新的输入形态,所以还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有人评价“微信今年发展特别快,一点都不像微信”,这是一种误解。

《孙子兵法》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一个问题,三天没有想出答案的话,那么三个月也想不出来,因此要么三天内找到解决方法,要么放弃,去寻找新的路径,而不是耗在那里。

互联网产品靠的是创造力,而不是拼人数。

如果一个一百人的团队做不出来一个产品,给一千人也照样做不出来,甚至做的更差,因为一千人的内耗太大了。

6

10年总结

微信诞生10年了,每个人有各自的体验。

这10年, 如果要归结为两个词,我想是连接和简单。

1.连接

连接是很美的。因为世界的运行就是靠万事万物的连接而进行的。我们做好连接,就会产生非常丰富的结果,连接是我们的产品基础。

其他的产品只是做人与人的连接,而我们提出的是“连接人、连接产品、连接服务”。

视频号未来会成为一个基础设施,我们的重心不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所以我们会去中心化。

2.简单

我用简单归结了美观、实用、合理、优雅等等,因为简单是很美的。

在工程学里,要实现目标可能有一千种方法,但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困难的,但也是最好的。

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垃圾产品。 不是说加功能会让产品不好,而是加了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加功能的方式不对。

今天的微信,和10年前的微信相比,加了很多功能。我很庆幸的是,现在的微信,还几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样简单。虽然比十年前多了非常多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已经是用的最简单的办法了,所以增加的复杂度会小。

简单才会好用,特别是一个产品有十亿人在用的时候。

简单是一个非常高的、不简单的目标。

用户不一定会在意你做的东西是否简单,有时候很多粗制滥造的东西也有很多人在用,但是很多人还是会感受到简单背后的美观。

经历了10年的时间,微信已经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产品,我希望它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做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有自己的灵魂、观念、风格。

如果能够这样,我和我的团队就会感觉这个事情更有意义一些。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公众号“笔记侠”。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微信十年,张小龙公开课:做不被看好的事情,才有戏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