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称,2021年有望迎来自动驾驶的爆发元年,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超2350亿元。随着国内车企、互联网企业等加快布局自动驾驶领域,2020~2021年,车企将有量产的L3级别车型推出,2025年左右可以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L5级别。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解读,指出要围绕自动驾驶在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试点和示范应用,健全适应自动驾驶的支撑体系。
从近两年来看,国内自动驾驶技术有所进步,同时利好政策也不断发布。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标配搭载L2级ADAS新车上险量25.13万辆,冲至年内最高点。去年1~11月,L2级ADAS新车上险量194.71万辆,同比增长267.48%。目前,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已经为自动驾驶车辆发布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此外,国家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这也将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当前,多家车企正在向L3级自动驾驶技术冲刺。近日,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宣布,将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自动驾驶,会优先搭载于WEY品牌车型之上,并在2021年下半年陆续搭载长城汽车其它品牌车型。此前,广汽AION也宣布将实现L3级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威马汽车更是宣布,将在今年推出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 的Maven车型。记者了解到,长城汽车正在以扩大冗余的方式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奥迪的L3级自动驾驶方案也搭载了感知环节的传感器冗余,而特斯拉在软件更新中也激活了HW3的双重冗余系统。
在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看来,L3级自动驾驶量产的实现需要足够的技术冗余,制动、转向、供电,乃至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冗余,现阶段应该着眼于把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工作先做好。
“自动驾驶的研发成本较高,开发一辆自动驾驶车辆是开发传统汽车的好几倍。为确保安全性,自动驾驶车辆一般都会配备多系统冗余设计,也需配备更多传感器,这就提高了单车成本。”一名自动驾驶行业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随着算法演进和规模的扩大,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近几年来,雷达的成本已下降了很多。
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来说,车载智能芯片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除了特斯拉外,大部分车企的智能芯片主要来自国际科技巨头。比如,长城汽车车载智能芯片由高通公司负责,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车型上将会率先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应用到其智能驾驶系统中。长城汽车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是华为,其将为长城汽车提供以MDC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除了长城汽车外,北汽、长安也与华为有深度合作,2021 年新车型或有望逐步推出。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芯片厂商格局未稳,产业链合作伙伴有望成为稀缺资源,充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目前汽车产业链的交付模式发生变化,芯片厂商先前更多作为 Tier1的供应商,而当下更多的是直接与汽车厂商发生生意。复杂的需求与高算力芯 片的落地,使得芯片厂商需要对外寻找整体解决方案生态合作伙伴,为车厂共同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不过,自从出现车企“缺芯”事件后,车企自研芯片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比亚迪在芯片业务上有所布局,比亚迪拟将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在2019年底发布的凌芯01。吉利集团旗下亿咖通科技与云知声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芯智科技,该公司对外表示已经下线了两款车规级芯片。而长城汽车也正在考虑自研芯片,其目标是开发车规级的芯片,蔚来汽车也已开始自研芯片。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目前,芯片供应紧张,车企希望通过自研芯片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自研芯片可以节省采购开支,采用自研芯片的特斯拉Model 3单车利润接近2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利好政策频出,自动驾驶技术有望迎来爆发元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