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曾鹏 陈科维 海南文昌报道
12月22日12时37分37秒,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划破天际、直刺苍穹,将卫星载荷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功背后,离不开众多航天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这其中就有三名来自湖南的科技工作者。这些“爱吃辣椒会读书”的湖南伢子扎根椰林海岛、矢志奋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湘”当给力的湖南力量。
王建:以敬业和创新逐梦发射场
王建如今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副站长。
1985年7月出生的湖南湘潭人王建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副站长,在长征八号首飞中担任该站长八首飞项目组组长。
如果不是有着一个航天梦,王建可能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或者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是七年前的无悔选择,让他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2013年底,28岁的王建从某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我们当年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一是留校任教,二是去科研院所,但我更喜欢航天。”王建说,当时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已近尾声,需要不少他这样的专业人士。
初到发射场,王建加入文昌指控站指挥显示团队。火箭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指控中心则是火箭发射的“大脑”,指显团队就是为这个“大脑”正常、稳定运转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时,正值指显团队致力于国产自主可控。“在我们航天领域,不可能依赖别人,一定要靠自己。”王建和他的团队,在没有经验借鉴且没有案例参考的情况下,仅用半年时间,便研发出国内首套国产操作系统下的指挥信息系统,摆脱了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相较以往,这套系统可以使指挥员对火箭飞行状态的把握更加直观、准确,为火箭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功案例在航天系统引发了强烈反响,更好地开发国产操作系统,实现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成为一种风潮。
长征八号发射前夜,指控大楼文昌指控站指挥所内依然灯火通明。王建和项目组成员还在热烈讨论着长八首飞的有关事项。作为项目组组长,面对新火箭、新技术、新状态等一系列新挑战,他始终靠前指挥、加紧谋划。从组织指挥到人力资源配置,从技术流程到方案部署,他都要事事亲为、件件过问,几个月下来,本身偏瘦的身体又消瘦了些许。
“干航天就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挑战,只要我们迎难而上,集智攻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专业力量,就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重托。”王建深情地说。
唐曙:让决策走向智能化时代
博士毕业后,唐曙来到文昌开启自己的逐梦航天之路。
说起唐曙,文昌指控站的工作人员都不由得纷纷竖起大拇指。在他们眼里,湖南长沙人唐曙就是一个典型的沉迷于科研的“极客”形象。1987年4月出生的唐曙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一室工程师,主要负责长征八号首飞任务中运行管理和辅助决策工作。
2016年博士毕业后,唐曙放弃在省会长沙工作的机会,来到海南文昌,开始了他的逐梦航天之路。
初到岗位的唐曙很快因为过硬的专业素质崭露头角。
航天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等五大系统,各大系统又各自具备几个甚至几十个分系统,涉及成千上万个参数,在任务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何迅速地在众多的参数和海量的数据中判断火箭的态势或设备的状态,是做好指挥决策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的关键。
“之前,任务过程中大部分数据都是采用直接列表的现实方式,这需要决策指挥员在大脑中完成从数据到状态的转换,十分不利于操作控制。”当谈及这种状态时,岗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智能化辅助决策平台研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勇挑重担,解决现实难题,实现决策领域的最优化。”说干就干,唐曙主动请缨担任项目组领头人。从那时起,他和项目组成员就默默坚守机房,翻阅任务资料、查看火箭型号文书、收集历次发射记录……唐曙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机房,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寻找最优解,满脑子想的只有智能化辅助决策项目。
在唐曙工作的机房墙上,悬挂着这样两条标语。一条是“从数据中洞悉规律,服务指挥决策实战”;另一条则是“使发现知识的过程和结果易于理解。”他和同事们以此为准则,在海量数据中探索规律,摸索底层规则,合力钻研算法,撰写代码实现。
经过反复论证,一套崭新的航天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问诸于世。他们通过将大量信息处理为更加直观、可视化的结果,大大提高了指挥人员对火箭运行情况的感知和进程流程的掌控,从而在决策领域形成了极大优势。
长八任务中,站指挥所里辅助决策系统稳定运行。“经过智能化决策,大量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可视化结果,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突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谈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唐曙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
石敏:确保发射任务“神经网络”畅通无阻
常德人石敏已先后为5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提供通信保障。
通信系统是发射场系统的五大组成之一。作为文昌指控站通信系统长征八号任务指挥员,石敏负责保障这次发射任务的“神经网络”畅通无阻。
石敏,1989年3月出生,湖南常德人,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一室工程师,主要负责长征八号首飞任务中语音调度、实况转播、数据传输等通信保障工作。
“‘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之后,我们就调整状态,反复开展通信设备和线路的检查维护及通信联调,每个人对自己所在岗位的了解都到精确到每一个接口,并且确保具备5分钟内准确定位故障并抢修代通的能力。”石敏说,只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确保长达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通信保障任务万无一失。
石敏2013年6月硕士毕业后进入文昌航天发射场,先后为5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提供通信保障,其中包括长七长五首飞、“天舟一号”、长五B首飞、“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等。
到岗之初,石敏的脑子里却是懵的。因为通信分系统岗位设备多、线路信号杂、操作节奏快,通信分系统单是图像岗位机房的设备机柜就有10多个,每个机柜又安装至少有10余套设备,要掌握这些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本就不易,更别说还要管理任务中涉及的200多路图像信号的权限分发,每项工作都是千头万绪。
面对挑战,石敏稳住心神,加班加点提升岗位能力,任务间隙积极主动向领导和身边同事进行学习交流,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通信分系统岗位操作手。6年多来,他和岗位人员细心钻研、刻苦训练,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参与解决多次设备故障应急修复。
今年6月,“天问一号”发射任务准备中,指控中心通信系统遥测解码分系统有数台遥测解码系统连续发生故障,事态紧急,岗位人员迅速进行应急,连夜开展故障问题排查。石敏作为通信系统的顶梁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结合环境条件、协同供配电系统、筛查电能质量隐患,联合研制单位对故障单元进行排查攻关,对所属保障任务的解码单元进行了全部修复,保障任务正常进行。
此次任务,为了尽可能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并提高整个团队的应急处突能力,石敏带领团队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开展针对性训练。
12月22日中午,随着长征八号火箭完美首飞,石敏带领团队又一次圆满完成任务。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长八”首飞,“湘”当给力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