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芯国际和梁孟松博士促膝长谈的时候,美国的实体清单终于扩容了。
中芯国际20日晚发布公告,关注到美国商务部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经初步评估,该事项对公司短期内运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对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
公告显示,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产品或技术,供应商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向公司供应;对用于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极紫外光技术)的产品或技术,美国商务部会采取“推定拒绝”(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同时公司为部分特殊客户提供代工服务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简言之,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供应商需要向美国申请出口许可;二是美国不允许中芯国际使用10nm及以下技术的相关设备。
事实上,正如中芯国际的公告所言,这个实体清单对当前的经营影响微乎其微,因为中芯国际核心业务在28nm甚至45nm之上,14nm也仅仅刚做到了量产。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性价比超高,中芯国际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客户来自美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这种所谓的制裁其实是很愚蠢的。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思维逻辑和中国人的逻辑完全不同,疫情期间的表现也能让大家耳目一新。
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独立自主,你封锁我,我不会自暴自弃,会更加努力,终将打破封锁。
当初制裁华为,一部分美国中小芯片供应商损失惨重,甚至有的小供应商被迫倒闭。
中芯国际的大量供应商和客户都在美国,对中芯国际的制裁,其实就是变相的制裁这部分美国公司。
然后说一说中芯国际的制程。
众所周知,在ASML的EUV光刻机的加持下,三星和台积电都已经实现了7nm、5nm甚至3nm的技术突破,在EUV量产之前,台积电和三星都实现过依赖DUV光刻机的7nm技术。
但是,各家的7nm技术,有很多猫腻。
其实台积电和三星的7nm,性能还不如Intel的10nm。
Intel一直坚持以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数量(密度)作为定义先进工艺节点的基础。在英特尔看来,10nm工艺的芯片,逻辑晶体管密度要达到100.76MTr/mm,即每平方毫米内包含超过1亿个晶体管。
而台积电的7nm芯片,晶体管密度是多少?早期7nm HPC阶段仅有60.3MTr/mm的晶体管密度,即每平方毫米内含6030万个晶体管,只有英特尔的60%。后来改良了下,(第3代锐龙处理器及Navi GPU阶段)也就91.2MTr/mm的水平。
而三星呢?10nm时晶体管密度仅有51.8MTr/mm,后来被英特尔嘲讽了好多次后,加了把油,7nm工艺总算是将MTr/mm推上101.23,等同于intel的10nm芯片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芯国际是多少nm的制程?
老谋深算的梁孟松,压根就没提nm,而是N+1、N+2… …
今年初的财报会议上,梁孟松博士也首次公开了N+1、N+2代工艺的情况,他说N+1工艺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缩小了63%,SoC面积减少了55%。
中芯国际一直没有明确14nm之后是否跳过10nm工艺,所以这个N+1到底是10nm还是7nm不能确定,但根据梁孟松的说法,N+1基本上可以确定是7nm级别的工艺了,因为芯片面积缩减55%意味着晶体管密度提升了1倍,这超过了14nm到10nm工艺的进化水平,台积电从14nm到7nm也就是提升了1倍的密度。
但是,这个相当于7nm的技术,到底算10nm及以下,还是算10nm以上?
定义权完全在中芯国际手里,到时候就说这是14nm+++技术好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老谋深算梁孟松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