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助力嫦娥五号完美实现“绕、落、回” 航天“黑科技”来帮忙

科技数码 新华社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胡喆)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土特产”完成移交后,整个任务正式从工程实施阶段转入科研阶段。嫦娥五号在惊心动魄的23天探月之旅中,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创造了多个中国“首次”和世界纪录。日前,记者前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一探该院多种保障嫦娥五号顺利“绕、落、回”背后的科技力量。

“雷达眼”凝望注视火箭飞行

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带着焰尾拔地而起的几分钟内,该院23所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快速采集着火箭的飞行信息,确保指控中心能第一时间掌握全局,做好安全控制。

这是雷达测量的第一棒。从点火的那一刻开始,23所探测雷达像两双“鹰眼”,紧盯火箭飞行。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这两部测量雷达主要用于运载火箭发射上升段的外弹道测量,为发射场指控中心实时提供火箭距离、方位、俯仰等精确座标信息和径向速度数据,一旦火箭飞行出现偏移轨道的状况,即刻就能发现。

因为不受雨雪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在火箭飞行观测的初始阶段,它们扛起了“大梁”。据介绍,这种测量雷达先后圆满完成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首飞等数十次飞行任务,为嫦娥五号飞行保驾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助听器”让“嫦娥”更“耳聪”

在此次任务中,该院23所还提供了另外一个“神器”——自主研发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它们同时安装在嫦娥五号及长征五号火箭中,主要应用在测控、应答机等分系统,全力保障嫦娥五号信号接收、过滤杂波,以及各分系统信号接收、处理,就像“助听器”一样,让“嫦娥”更“耳聪”。

“航天器发射中一旦有了信号干扰,地面接收到的信息就好比接听串了线的电话。”相关人员介绍说,声表面波滤波器能够轻松过滤掉各种干扰信号,保证发射场指控中心可以清晰接收准确信号。

“听诊器”稳住探月“脉搏”

嫦娥五号的频率信号如同人体的脉搏,脉搏的稳定是它稳定正常工作的前提。

二院203所研制生产的数百只自主可控晶体元器件,作为嫦娥五号中电子设备的心脏,如“听诊器”般牢牢稳住嫦娥飞行的“脉搏”。包括晶体振荡器、石英谐振器等在内的多种型号晶体元器件为嫦娥五号的发射、测控、在轨飞行、采样、返回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频率信号。

据介绍,203所研制生产的某型高性能时钟晶体振荡器,可以说是“功勋”产品,此前已大量运用在探月工程中。此次,在嫦娥五号任务中,它再次成为多面手,从充当“千里眼”和“顺风耳”的通信设备、控制嫦娥精准着陆的控制系统,到拍摄“广寒宫”的光学电子设备、控制嫦娥采样返回的控制系统,处处都有它忙碌的身影,全力保障嫦娥五号在遥远的太空中“控得住”“采好样”“顺利返回”。

助力嫦娥五号完美实现“绕、落、回” 航天“黑科技”来帮忙

12月17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打开嫦娥五号返回器舱门,取出装有月球样品的容器并进行称重。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助力嫦娥五号完美实现“绕、落、回” 航天“黑科技”来帮忙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