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科技数码 河南舆情研究院

近些年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改变很多人的购物习惯和消费观念,给用户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日常的便利性。由于较快的生活节奏,很多大城市生活的人无法正常就餐,催生出美团和饿了么这种以美食外卖配送为主的平台,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020年注定不凡!在这多灾多难的年月,商业的大佬们还在挣着不该挣得钱。眼看着一年就要过去了,巨头们却接连翻起了车。前脚,京东刚因为借贷短视频广告争议道歉;后脚,一篇会员杀熟揭秘又把美团送上了风口浪尖。

会员反而更贵了!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近两日,想必大家已经被美团会员“割韭菜”的消息刷屏了。

美团再次因为外卖业务被送上热搜。近日,自媒体“漂移神父”发布文章《我被美团割了韭菜》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详述了自己被割韭菜的过程。

作者称自己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发现经常点餐的一家店铺的配送费从2元变成了4元,点餐高峰期为6元,向客服反馈后,美团客服表示可以补偿10元红包,但当事人和众多声称有相似经历的网友对此表示不满,怒而发文。

据了解,北京的肖先生是美团APP的忠实用户,经常拿它来点外卖。为了能够在点餐时更加优惠,本月初,肖先生花15元开通了美团APP的会员,获得了5个5元的零门槛使用红包,相当于在未来的5次点餐里,能节约10元左右。肖先生说令自己意想不到的是,开通会员之后的外卖送餐费比之前足足高了一倍。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对此美团做出回应称,之所以出现配送费的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有可能是定位缓存导致配送费预估不准造成的,会员最终的配送费会以实际位置来进行计算,并向用户诚恳致歉。但是从广大网友的评论来看,似乎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舆论又开始呈现一副愈演愈烈的样子,美团的股价在近几日也有大幅度的下跌。

“看人下菜”的行为从古至今都是无处不在的。一些所谓的“黑店”经常出现在各种古装影视作品中。那些受到尊重和享受利益的人自然不会有异议,有些消费者一旦知道他们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享受比较优惠的价格,他们肯定会不满意,这是可以理解的。利益受损和伤自尊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丧失对平台的信任是一个大问题。

肖先生说,事情过去几天后,自己觉得不对劲,便拿两部手机进行控制变量做实验,时间、地点、点餐内容都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一个账号开了会员、一个没开会员,发现开了会员的送餐费用比没开的贵了一倍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个情况可以复现,也就是并非偶然。肖先生致电客服后,得到可以补偿10元红包的回复。但肖先生的疑问并没有解决。

美团客服管理人员表示:时间段、运力、天气情况包括骑手的数量、运力等等都会对运费作出调整,可能您对调整后配送费的涨幅觉得比较高不太认可是吗?

肖先生则明确的表示:“不是,我是两个手机同时刷新一家店,同一个位置、同一家店、同一个配送地点、终点,两部手机我刷了一个小时,我没开会员之前我关注这家店已经很久了,点这家外卖已经很多次了。没开会员的时候点餐配送费没有超过3块的时候,自从我开了会员,配送费就变成了6元,而我另一部手机没有开通会员,还是2元。”

面对作者关于“会员杀熟”的质疑,美团客服管理人员直接回应:“噢……那我帮您反馈一下,问一下技术,看看相关情况再给您回电。”不给予相应答复。

该网友测试后发现,在美团外卖上,不仅是一家店存在这种情况,使用开通了美团外卖会员的账号下单,附近几乎所有外卖商户的配送费,基本都要超出非会员配送费1~5元不等。

而且肖先生还发现,会员和非会员这种单一菜品的差价,配送费的差价,或者美团酒店、机票这方面的差价问题都存在。

一直以来,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行为成为所有用户深恶痛绝的劣行之一,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利用大数据杀熟时,都会遮遮掩掩,但这次,美团外卖是直接把用户按在地上“割韭菜”了。

在肖先生这件事发生之前,有记者做过类似试验并进行了报道:同时用两个手机账户登陆美团APP,其中一个已经使用APP预订过该酒店的账号,再查询当天这家酒店房价,显示的最低价格为568元。而另一个没有使用过该APP预定酒店的新账号,查询同一房型同一时间的房价,显示的最低价格为517元。这一种情况下的差额来得更大。

愤怒的力量的是巨大的,每一个被美团杀熟的用户凝结在一起,“圈圈相转”,生生把这篇普通的揭秘文章,转成了十万加量级的爆文。

“开了会员,还纳闷为啥头两天买的配送费便宜那么多,咋涨价了呢?”

“除了送餐费,满减都不一样,会员30减2,非会员30减3。”

在文章评论区,越来越多的人诉说被杀熟的经历。眼看舆论的风声越来越大,美团终于坐不住了。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12月17日,美团外卖官方发布声明,配送费差异与会员无关,是定位缓存导致的偏差。目前,产品和技术已经成立专门团队,正在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

给大家翻译翻译,美团外卖官方的意思是,配送费差异问题的确存在,但不是系统漏洞的锅。美团方并没有直接正面否定杀熟。

不少媒体引用了这张图片,称之为“美团官方回应”,记者查看了美团的官方微信、微博,没有发现该张图片。12月19日晚,记者通过美团外卖APP和电话联系了美团人工客服,客服对于“会员与非会员配送费差异”的解释与网上流传的“美团官方回应图片”几乎相同。

这一疑似的回应也是引起了诸多争议。

争议的另一边,是美团长期靠外卖的分佣盈利。以美团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为例,美团第三季度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28.8%。进一步看收入构成,餐饮外卖收入206.93亿元,同比增长32.8%。

这206.93亿元里,有182.51亿元,都是来自于外卖佣金,占据了餐饮外卖收入的88.2%,占到美团三季度总收入的51.6%左右。

在肖先生事件发酵后,12月18日,美团股价下跌2.32%,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肖先生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事情促进相关行业作出实质性的改变,而不是敷衍了事。

而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已然是互联网行业的公开秘密!在杀熟这事上,则只有见怪不怪,没有其怪自败。

美团被质疑杀熟之前,早已有其他巨头深陷杀熟丑闻。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11月4日, 恰是今年双11双峰模式最红火的时候,央视财经频道却报道了一则新闻:北京的韩女士在京东购物的时候,意外发现,同一件商品,不同的账号价格差异竟然高达25元。更令人气愤的,会员账号价格却更高。

韩女士透露,会员账号已经使用了12年,累计消费560笔,费用近30万。非会员账号仅注册5年,使用频次极少,消费不过2400元。100多元的商品,差价高达25元,更何况还是会员更贵,这一操作难免引人愤恨。

韩女士咨询京东方面,客服的回应是:“系统会根据账号信息发送优惠券,不是每一个账号都有。”

跟美团的回应一样太过官方,但价格差异的模式如出一辙,新用户价格更低,会员价格反而更贵。

这就是平台的高明之处,不仅“宰”你,还让你误以为捡了大便宜。平台的套路,也无非那么几招。

首先,低价格吸引用户,增加黏性。对于价格,消费者永远是最敏感的,低价才是第一诱惑力。无论是美团还是电商平台,都是利用低价吸引并留下用户,增加购买的可能性,培养用户习惯,增加黏性,提高使用频率。

再者,黏性固化之后,收割。充会员的用户,一般是平台忠实用户,黏性更高,充了会员之后也会觉得价格更便宜,购买概率更大。

一句话总结,购买会员的前提是认可服务,潜台词是用户粘性。

遏制大数据杀熟,从反垄断开始!

营销大师汪中求曾说:“企业如果在市场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竞争对手淘汰的,一定是被你的用户所抛弃。”

现在的问题在于,用户没有那么多选择,平台反过来绑架了用户。

早在2018年的十大消费维权舆情中,“大数据杀熟”就曾名列第三。

反观被质疑存在大数据杀熟的平台,旅游类的携程、去哪儿、飞猪;电商类的淘宝、京东;外卖类的美团、饿了么;打车平台滴滴……

试问,这些平台哪个不是领域内的巨头?消费者深恶痛绝,可又当如何?由于没得选,只能躺在平台的案板上,承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力感。

当一个平台成为行业垄断者时,它也就有了大数据杀熟的资格。大数据杀熟是企业经营的问题,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垄断。

当时,美团的王兴还表示,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充满信心,美团正与互联网同行一起,与监管部门积极沟通交流,加深理解政策,以落实监管要求。

半个月后,美团大数据杀熟事件爆发。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在提一个字“数字化”。可是数字化不代表没有温度,把消费者当成任由宰割的鱼肉。

至于互联网市场的长期发展,虽然一直都是那么几个平台在说话、在赚钱,定了所有的规矩。可是,他们能代表昨天和今天,但是明天和未来呢?

综合来源:央广网人民网新华社电商网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你被美团会员“割韭菜”了吗?来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数据杀熟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