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朋友一起泡温泉,闲聊到手机品牌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的手机品牌,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如果细数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家。
分别为华为系、小米系、OV系、联想系、中兴系以及苹果、三星、LG这几品牌。
霸榜全球市场的“亚洲怪物房”
在这个品牌或者品牌体系中,好像除了苹果,其他品牌都归属于亚洲。不得不感叹,“亚洲怪物房”这个梗,不仅适用在军备建设领域,同时,放到全球手机市场中,也非常适用。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4.86亿台,其中前十大手机厂商出货量合计为12.05亿台,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81%。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十大品牌中,有七家为中国品牌。
说到这里,好像又和钢铁行业的一个梗非常相似,据说全球钢产量第一是中国(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是中国河北(不包括唐山)……
中国手机品牌之所以霸榜,除了轻工业产业链,比国外更加完善之外,同时还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消费群体。
当然,国内品牌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历经功能机、山寨机、智能机、4G网络的几个时代的重重洗牌之后,品牌也从最初的百花齐放,变成了现在屈指可数的几大品牌体系。
这里面必然少不了国产手机品牌在研发、营销上的努力。当然,也有不少曾经的巨头,给了国内手机的发展机会,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涉及之广,不是今天一句两句可以说清。
国产手机面临的“芯痛”困境
虽然中国手机品牌霸榜全球,看似风光,但在经华为芯片事件之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目前市面上主流在售的绝大部分手机中,涉及的一些核心元器件其实并非国产,如芯片、闪存颗粒、内存颗粒、基带芯片等,完全被欧美日韩扼住了咽喉。
华为的麒麟芯片虽然突破了设计困境,跻身一线,甚至在工艺方面,一时领先全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一道禁令之下,便封锁了华为的芯片之路,以至于华为的整个手机业务,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荣耀品牌也被迫出售,进行自救。
国产芯片虽然不止华为一家,但能拉出来的却真的只此一家。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小米有澎湃、紫光展锐有虎贲,为什么就不能被弥补麒麟的市场呢?
如果熟悉手机市场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米的澎湃芯片,目前还在初始阶段,且不说工艺、性能方面远不如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系列,单流片就遇到了不小的困境,就连小米也只是浅尝辄止。
而紫光展锐的虎贲芯片,其最新的虎贲T7520、T7510虽然也支持5G网络,但其性能却远远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比,从而导致市面上很少有品牌大规模采用。
简单说,国产芯片,目前除了华为麒麟之外,尚未有可与高通、三星、苹果这样相抗衡的产品。
中国虽然在轻工制造行业,遥遥领先,但在半导体行业,依旧处在追赶欧美日韩的道路上。
咽喉被人遏制 买办言论非蠢即坏
除了芯片的困境之外,国产手机还面临着系统的困境。
众所周知,目前手机系统除了Android就是苹果的iOS,而后者为iPhone专属的封闭性系统。虽然Android系统为开源系统,但没有谷歌的授权,依然无法使用最新版本。
我们继续拿华为举例,在去年的禁令之中,谷歌被要求停止为华为服务,从而导致华为的海外市场,无法使用GMS服务框架。
虽然华为应对问题,推出了自己的HMS体系,解决了当下问题。但这一次,被禁的却并非只有GMS,就连Android系统也停止了授权。
简单说,就是华为目前只能使用已授权的Android 10.0系统,而基于最新版本的Android 11.0却无法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厂商纷纷升级Android 11.0之后,独留华为还停在Android10.0版本的原因。
因此,华为在今年不得不加快鸿蒙OS的进程。从目前最新消息得知,华为已经开放了鸿蒙OS首批内测渠道,这也预示着,明年,鸿蒙OS将正式登场,届时,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综上所述,中国手机品牌,虽然在销量上常年霸榜,但一些核心、命脉却被别人死死掐着,如果没有制裁的事件,大家可能不会在意手机里的元器件,包括系统是谁家的,然一旦制裁,方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命门一直被别人攥着,那种感觉估计任谁都不会好受。
而通过华为的事件,相信也让大家明白,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信奉“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句话的买办们,相信他们不是蠢,只是单纯的坏。
好了,本期的视频就到这里,作为一名新人博主,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投币多多关注,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霸榜全球手机市场的中国品牌 为什么会被遏制咽喉?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