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报告:受访者人均4.58部手机,近5成用户不专门处置旧手机

科技数码 界面新闻

记者 | 高佳

编辑 | 刘海川

1

近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发布《手机使用与回收公众调查报告》(简称《报告》),这份报告呈现的数据来源于分发在全国各地的3348份问卷。报告中显示,受访者人均拥有过的手机数量为4.58部;在手机更换方面,上部手机更换时仍可使用的受访者比例占45.3%;在手机处置方面,曾将手机存放在家,不进行处理的受访者比例占49.5%,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不专门处置废旧手机的受访者比例达到61%。

根据中国通信院的数据,2019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达到3.89亿部。规模庞大的手机生产消耗着大量资源,且多为一次性消耗。随着手机功能持续丰富,性能不断增强,手机中各零部件也越发精密,废旧手机淘汰后未被合理回收,将导致大量金属资源等无法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根据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子产品循环经济潜力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旧手机的产生量将达到37万吨,其中的金属总量约为4.7万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童昕表示,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服务供应商都是塑造手机消费模式的关键主体,其中消费者的行为态度对整个生产消费模式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次调查的目的即唤起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用市场的力量影响生产企业持续改进产品的环境表现。

此次调查发现,近四分之一受访者上一部手机使用不足一年,其中40岁及以下年轻群体更换更为频繁。从手机拥有量来看,全国人均手机拥有数量为4.58部,人均手机拥有量和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在收入方面,月收入在8001到15000元区间内的群体更换频率更高,手机使用不足一年进行更换的人群占比约30%。

这表明废旧手机源头减量仍有较大潜力,在对手机的高依赖环境中,如何在不降低生活便捷度与质量的情况下,面向年轻、大规模城市、收入较高等重点人群,倡导降低换机率,引导闲置手机的回收与处置,或将成为公益组织倡导的重点方向。

同时,调查数据显示有大量旧机存在循环利用价值。近半数(45.3%)调查对象上一次更换手机时,旧机处于“几乎全新”或“非全新但不影响使用”的状态。其中,5.9%的调查对象在上一次更换手机时,旧机处于“几乎全新”状态,而旧机处于“非全新但不影响使用”的比例为39.5%。

在换机原因方面,性能落后成为促使大家换机的最主要因素,半数以上(56.6%)调查对象会因为像素过低、内存不足等性能原因而考虑更换手机。而非刚性换机因素也值得重点关注。“追求喜欢的机型、款式”、“手机样式过时”、“手机外观磨损”等非刚性因素占比均超10%。

总体而言,调查通过对换机时旧机状态、换机原因等分析发现,在废旧手机的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方面均存在较大倡导空间。但在废旧手机减量的巨大潜力与空间面前,公众参与的意愿与行动仍处较低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在废旧手机处理方面,“存放在家,不处理”与“送给家人或朋友”为最常用的处理方式,分别有49.5%和27.9%的受访者曾选择这两种方式处理。此外,近四分之一(24.6%)受访者保留了3部以上废旧手机。

在被询问出于什么原因,受访者对旧手机未进行专门处置时,61.0%的受访者反馈源于“担心信息泄露”, 35.2%的受访者表示出于“留恋念旧情怀”,而33.3%的受访者提到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置”。在所有因素中,信息泄露成为受访者最关注的因素。

通常来说,手机中主要存在两类隐私威胁。一类是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各类文字、音频、视频、位置等信息可能被后台收集传输;另一类是手机中存储的众多用户数据,在手机废弃后存在不能被完全清除而泄露的可能。在废旧手机的回收与再利用方面,第二类隐私问题更加凸显,也更受关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隐私泄露的新闻报道,以“手机回收”和“隐私泄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结果有约297万条。隐私方面的潜在风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参与手机回收的意愿,阻碍着废旧手机的流通与循环利用。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同废旧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手机回收市场的关注与认同度、手机回收责任主体认定等方面基础较好。而在实际行动方面,将废旧手机“存放在家。不处理”仍是受访者最普遍采用的方式。

通过此次调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向公益组织提出建议:公益组织可凭借自身优势,帮助公众实现意识转变,从源头改善废旧手机回收现状;呼吁品牌商在手机设计与使用阶段,延长手机使用周期并提高可循环性;呼吁回收商优化回收保障体系,打通信息链条,实现公开透明;另外,在政府监管方面,积极推动完善的、适用性强的手机回收系列政策规定出台,结合实地考察监测等经验进行协同监督,辅助完善手机回收治理体系。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报告:受访者人均4.58部手机,近5成用户不专门处置旧手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