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关于AirPods的问题引发了六千多个回答和讨论: 我注意到点赞较多的回答中,很多人说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忘了自己戴着耳机。
我认为,这是对一款耳机最大的褒奖。
忘了自己戴着耳机
回想一下AirPods诞生之前,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蓝牙耳机是什么样子?累赘臃肿的机身,糟糕的音质和续航,一到关键时刻必掉链子的稳定性以及各种反人类的人机交互逻辑。
别的不说,单就首次连接配对这么一个操作。在大多数的传统蓝牙耳机上,你就至少需要打开蓝牙,搜索设备,配对设备,连接设备...这四个步骤。并且我相信,每一个使用过蓝牙设备的人都曾经被无缘无故的连接失败困扰过。
而AirPods呢?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将充电盒打开而已。
初代AirPods诞生的时候,很多人就将其看做是剪了线的EarPods。二者在工艺设计上的特征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本无可厚非,但这个看似简单的产品逻辑之后需要解决的是一系列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将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塞进普通耳机大小的空间内?如何解决耳机的续航问题?如何在满足这些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兼顾人体工学?如何解决干扰性的问题,保证耳机的连接稳定性?
AirPods显然拿出了一套"标杆级"的设计,半入耳式的机身和不到4g的机身重量,让耳机获得了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大多数时候你会忽视掉自己正戴着耳机。但这种轻若无物的舒适性并不会让你时刻提心吊胆,担心耳机脱落。良好的人体工学设计和精心调配的重量分布,让AirPods在大多数运动的时候也能够稳固地停留在你的耳朵上。
小巧轻盈,并不意味着粗糙和简陋。AirPods Pro 5.4g的机身内,苹果塞进了双波束成形麦克风,内向式麦克风,双光学传感器,运动加速感应器,语音加速感应器,力度感应器等一系列精密且复杂的传感器和元器件。
而采用了头戴式设计的AirPods Max就更夸张了:在加入了更大的动圈式驱动单元,双H1芯片的基础上,其各种内置的麦克风都集成了多达9个之多。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AirPods系列配备的H1芯片性能其实已经跟当年的iPhone 4相当了。将这样的强大性能"封印"到几乎可以忽略掉的机身中,本身就是AirPods强大能力的体现。
好的体验就是"无感"
和佩戴感受一样,苹果在AirPods的使用体验上似乎在追求一种"无感"的效果。即便是AirPods Max或者是AirPods Pro这样的降噪耳机时,也是如此。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通透模式",大多数同类型降噪耳机其软硬件都是为了服务于"降噪"而来。硬件层面更好的封闭性和贴合感无疑更有利于降噪。
然而用户在降噪场景的需求其实是复杂多变的。苹果找到了介于降噪模式的开和关之间的第三种可能性——通透。通透模式下,耳机能够通过麦克风让外界声音进入,这样当你在戴上耳机的情况下在与身边的人交谈时,一切听起来都会很自然。
这样一来,无论是你在使用AirPods Pro这样的入耳式耳机,还是AirPods Max这样的头戴式耳机。开启通透模式之后,你依然能够获得"没有戴耳机"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AirPods Pro这样的入耳式耳机,很多人平时用的时候依然会"忘了摘"的主要原因。
这种"无感"式体验,很大程度上是AirPods系列,乃至整个苹果软硬件生态体验的特征。
使用AirPods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在很多交互上是非常智能且便利的:摘下耳机,音乐自动暂停;戴上耳机,音乐自动播放。AirPods Max放进耳机保护套,就会自动进入超低能耗模式。这些交互实际上还是通过耳机上遍布的各种光学、运动加速传感器,并配合相应的算法来实现的,它简化了很多原本蓝牙耳机的交互和操作,让耳机变得智能且易用。
AirPods同样也是融入了整个苹果生态的。解决多设备之间的无缝衔接问题,AirPods在当前是无敌于天下的存在。在升级了iOS14等新系统版本之后,AirPods能够实现在多个苹果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当你戴着耳机在iPad看电影时,此时iPhone通知来电,这时你无须暂停播放或者是摘下耳机。直接拿起iPhone进行接听,AirPods就会自动接入iPhone的来电声音信号。
而如果是单个音频需要共享到两个耳机呢?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在回家的高铁或者飞机上,你和你的女朋友(如果有的话)一起在iPad上观看一部电影。此时只需要将另一个AirPods靠近你的设备,系统就会自动弹出共享音频的弹窗,点击之后就能将音频共享到两个AirPods上。
这种顺畅、丝滑的体验,是其他任何同类型的设备上无法感受到的。大多数的蓝牙耳机产品解决同样的问题时,都需要通过一个异常繁琐的过程:你往往要先与A设备断联,然后再切换B设备。只有AirPods才能做到清楚了解当前你需要接入是哪款设备,并且这切换的过程不需要用户的主动干预和操作,完全是无缝的。
这其实就是AirPods在体验最大的优势:隐秘、无感且强大。
剪掉无形的线
在AirPods身上具备长远创新意义的,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计算音频。
从某种意义上看,主动降噪本身就是依托于计算音频技术。比如AirPods Pro的主动降噪,就是通过耳机麦克风检测外部声波,然后使用与之相当的抗噪声波将其抵消,从而实现降噪的。
拥有更强降噪能力AirPods Max,左右耳罩都内置了H1 芯片,每一颗H1芯片都有 10 个音频核心,耳机能够根据耳垫的贴合情况和密合度调节音频,已达到最好的音质和降噪效果。
依托计算音频技术,苹果还开发出了"空间音频"功能。它利用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感应器,耳机能与 iPhone 或 iPad 配合,追踪头部的轻微活动,让你始终感觉声音来自设备的方向。在观看大片时,带来如同在电影院环绕声一般的临场感和沉浸感。
显然这项技术在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它和当前大家更加熟悉的计算影像一样,能够摆脱硬件性能的桎梏,带来多的应用场景的创新和功能体验的新玩儿法。在这个方面,苹果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AirPod系列是我心目中最值得购买的苹果设备之一。如果你是iPhone用户,相信我,它就是你唯一的选择。
这里谈谈购买建议:AirPods是值得推荐给绝大多数朋友的产品,它体积小巧,轻便,佩戴舒适。在目前的AirPods产品线中,佩戴舒适性最好,价格也最亲民。适合大多数的入门级用户。并且我的建议是,搭配苹果每年的教育优惠购买AirPods其实是最划算的。比如在教育商店购买一个iPad或者MacBook,苹果官方就会送一个AirPods(不支持无线充电),真正的"四舍五入不要钱"。
AirPods Pro是我个人觉得三款产品中最接近"完美"的存在。简单总结它就是:比它小巧的降噪没它好,比它降噪好的不如它易用。这也是我自己第一时间选择下单购买的产品,目前已经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即便是当前来看,它依然是市面上最优秀的降噪耳机之一。无数次的差旅,通勤场景,它都给我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让我免去了很多被手机外放、熊孩子打闹的噪音侵蚀的困扰。从这一点来看,1999元我觉得还是挺值的。目前AirPods Pro的各个渠道的价格已经非常优惠,千元出头就能买到。它适合的是一些对降噪有一定需求的人群,但需要注意,由于是入耳式的设计,它的佩戴舒适性稍弱于AirPods 。
AirPods Max作为最年轻的成员,身上有很多光环。这款耳机相较于前面AirPods和AirPods Pro来说,牺牲了一定的便携性。但却带来了更好的音质和更强的降噪效果。另外其出色的外观和工艺设计,也让其具备很多潮品的属性。4399元的价格的确不便宜,但如果你对于降噪有较高的需求,它应该是非常适合高端用户的。
回到一开始我们讨论的那个话题:为什么有人天天耳朵上戴着 AirPods?它的出现,仅仅是"剪掉"耳机线那么简单吗?
在我看来,AirPods的优势并非单纯是让人摆脱了线缆的牵跘,更多的还是带来了一些基于无线场景的交互和体验层面的创新。
蓝牙耳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有形的线"其实很早就有同行"剪断"了。但真正影响用户体验的还是一直以来蓝牙耳机产品身上的那些冗杂的交互,糟糕的音质,令人着急的稳定性等等,这些"无形的线"才是一直以来蓝牙耳机最被用户诟病的痛点。
AirPods是一款真正思考了消费者需要的无线音频场景的核心需求,并且率先拿出了一整套完善易用的软硬件方案的设备。
剪掉这些"无形的线",才是AirPods真正具备变革意义的地方。而从目前来看,在这个领域AirPods依然还是独孤求败一般的存在。
机智猫专注数码科技,关注我,一起测新机、聊行业、学技巧~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为什么有人天天耳朵上戴着AirPods?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