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骏超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立法却呈现出滞后性和被动性。
他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数据收集、加工使用和数据权属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公民隐私与数据的安全,保障我国数据经济发展。
“很多企业最初免费收集数据,进而加工发展其他业务产生收益”
朱骏超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数据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立法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被动性。”
他举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的例子,根据网信办出台的《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规定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等38类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但上述38类常见类型仍存在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比如游戏这一常见类型,并未涵盖在内,游戏APP收集信息的最小必要范围的界限在哪充满争议,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仍很突出。”
朱骏超建议,APP应通过制定单独成文的隐私政策等方式,向用户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并经个人信息主体自主选择同意;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不得收集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在用户明确拒绝APP业务功能所需权限时频繁申请权限干扰用户使用。
与此同时,数据加工和运用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朱骏超指出,很多数据企业最初都是免费收集数据,通过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发展其他业务从而产生收益,正如“羊毛出在猪身上”。
“由于数据常常涉及很多用户个人隐私,在数据加工与运用过程中很容易侵犯隐私,目前的立法对数据加工使用的规定亟待完善。”
超八成受访者曾遇信息泄露 “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集中化、规模化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数据泄露的情况不时被曝光,近期“圆通内鬼租售账号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其中显示,85.2%的受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
“有些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优势获取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地址等个人信息全都掌握在一家企业手中,一旦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给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后果。”朱骏超表示。
他指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集中化、规模化问题亟待解决。
朱骏超建议,APP运营者应明确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和专职人员,督促协调企业内部各相关主体和环节严格落实操作权限管理、日志记录和安全审计、数据加密、数据脱敏、访问控制、数据容灾备份等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包括设立专门的安全团队,负责处理数据管理与保护的相关事宜,要求可能接触到用户个人信息的所有人员履行相应的保密义务等。
大数据时代数据权属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朱骏超解释,数据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且源源不断产生,数据本身的价值也无法按惯常方式进行衡量。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合作数据等的数据权属仍不明晰。若能通过立法使数据权属明确,责任明确,方能在法律框架下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数据,发挥数据资产的作用。
他认为,我国数据立法,数据收集、加工使用和数据权属等方面的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保障公民隐私与数据的安全,保障我国数据经济发展。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中央强调完善数据管理法律规范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