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及马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阿里的创始人、亚洲首屈一指的富商等身份随之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不得不说,马云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他成功背后的故事十分坎坷,亦十分励志。
曾经,有人“脑洞大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你遇到了年轻时候的马云,你愿意资助当时事业一筹莫展的他吗?对此,网上展开了一次投票,而有将近八成的人选择了“愿意”,其原因可想而知——作为马云的资助者,在如今看来,所能够得到的好处是十分“诱人”的,远比自己所付出的要多得多!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01
然而,不只是我们普通人为此感到遗憾,甚至连雷军也同样表示,马云在遇到困难时曾找到了自己,想得到支持和资助。但是,雷最终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将马云拒之门外了……每每想到此事,雷都深表遗憾和愧疚,他曾经公开称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理睬当时找上门来寻求资助的马云。
而如今,就连雷军自己也要虚心地向马云讨教了,这也使雷军倍感惭愧。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错过了这一“好机会”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年,一对国外的夫妇每年资助了马云400元的学费,这也是他在国外唯一的支援,如今,马云是如何回报他们的呢?
早在12岁时,马云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购买了一台二手的袖珍收音机,并在收音机里收听英语节目,以此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除此之外,在学习之余,马云还经常去西湖。西湖的景色美不胜收,许多中外游客都前来观赏,在这里,马云为外国游客提供了免费导游的服务,他不为挣钱,只为了提高与外国人交流的能力。也就是在这期间,马云认识了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夫妇——Ken夫妇。
Ken夫妇十分热情善良,对马云一见如故,随后与他交谈起来,并保持着联系。在那个时代,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尚未流行,在Ken夫妇回国之后,马云只得通过写信来与Ken夫妇保持联系……
在几番写信交流之后,Ken夫妇了解到了马云的生活处境,在高中时期,马云近乎穷困潦倒,两次的高考失利令他倍受打击,而马云的父母对此心灰意冷,已经不愿意出钱资助他继续复读高考了。
就在此时,Ken父子雪中送炭,为马云捎来了200澳元,第三次高考,马云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但是,马云却没钱上大学,又是Ken夫妇,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02
在此之后,马云孤身携带着父母提供的100美元来到澳大利亚学习,与Ken一家四处走访,马云意识到国内与澳大利亚的经济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必须将目光放长远,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Ken一家为马云提供了住宿和伙食,每年资助他400元生活费,或许在如今看来,这笔钱不值一提,但在当时,这的确是马云唯一的一笔资助金。
之后的故事不必多说,马云发现了互联网商机,并创办了阿里,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赚得了许多财富……
受到了Ken一家人的影响,马云在赚得财富之后也投身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行列之中,他为纽卡斯尔大学捐助了1.4亿人民币的资金,并以自己和老友Ken名字,设立了“马莫利奖学金”。
马云与Ken一家的友谊维持了很久很久,时至今日,每当讲述自己的成功故事,马云都会提到Ken一家人对他的帮助——在马云穷困潦倒之际,是Ken一家用热情与温暖拉了他一把。Ken一家人并没有对马云提出索求,这足以体现这个澳大利亚家庭的温馨与善良。
结语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懂得感恩,不仅仅是譬如马云一类的成功人士的觉悟,它更是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我们才能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果断出手,也能在负重前行的日子中得到更多的帮助,而当人们成功之后,这段岁月也将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记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当年,那对曾资助过马云400元的外国夫妇,后来马云怎么报答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