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大疆无人机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昆明局昆北换流站自动飞行巡检。 (资料图片)
10月29日,大疆测绘无人机产品亮相第十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 本报记者 袁 勇摄(中经视觉)
创立15年后,大疆成了民用无人机的代名词,全球市场占比超八成,行业“老大”地位无可撼动。高光之外,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也迎来了更多审视。市场见顶的顾虑,增收乏力的猜测,国外“制裁”的威胁,都和这家明星企业交织在一起。外界希望了解,大疆如何设定未来的前进方向?
“大疆没有战略”
对大疆的担忧,最普遍的是无人机市场正在饱和。
大疆公司创始人汪滔曾表示,从市场容量看,200亿元是大疆收入的一个槛。根据公开信息,大疆在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59.8亿元、97.8亿元和175.7亿元,此后,再未公布业绩状况。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大疆的业绩增速在放缓。
不过,大疆看起来并不急于刻意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大疆没有战略。”谈及未来的市场布局,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说。随后,他为这句话作了一个注解:大疆的理念是技术永远跑得比产品快。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镇华的解释更为具体:“大疆的思路是先深化和突破技术,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结合应用场景形成产品,然后实现量产推向市场,并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
这样的思路,让大疆在市场中显得极为特别。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急于开拓新业务,热衷抢市场、卡身位,大疆格外谨慎。
“如果技术还没有达到满足用户体验的程度,或者技术本身实现了突破,但在结合场景和产品化上存在问题,大疆通常选择继续研发,不会急于推出产品。”罗镇华说。
这似乎是大疆的“基因”:坚持把研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断追求产品极致,市场则被视为技术突破和产品极致化后的自然成果。
熟悉大疆的人,很容易由此联想到这家公司创立初期走过的路。2006年大疆成立后,初期将精力集中于通过开发飞行控制器实现稳定悬停上。直到4年后,大疆把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用在多旋翼飞行器上,公司才开始在市场中狂飙突进。
在这样的发展路线中,可以很容易找到汪滔的影子,汪滔以对产品要求苛刻著称。
只是市场变化如此迅猛,如果一味追求技术和产品极致化,是否会导致公司忽视适时商业化,进而影响业务可持续性?对此,谢阗地表示:“大疆从创立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凭借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大疆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华尔街日报》称其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目前,无论从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程度还是技术迭代速度来看,在如今的民用无人机市场上,大疆都是第一。
瞄准“空间智能”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战略”的另一面是“没有边界”。在大疆定义的“使命”中,有两个关键词:“空间智能”与“科技之美”。显然,大疆的野心并不在“飞”,而在“智能”。
汪滔曾表示,如果大疆在机器人视觉方面取得突破,应用范围将非常广阔,无人驾驶、工业制造、家庭机器人等,都将成为大疆的用武之地。
罗镇华认为,如果智能化水平与技术可靠性再提高一个级别,那么大疆所提出的“空间智能”时代可能就到来了。“未来,可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设备都是机器人,具有感知环境并与环境精细互动的能力,能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大疆储备了许多技术为迎接这个时代做准备。”罗镇华说。
在“空间智能”时代到来之前,大疆正努力在固有的业务版图上探索更多可能性。有价值的产品一定是实现某种功能的载体。从这个维度看,无人机正是实现对低空资源有效利用的载体,大疆可以在很多领域显现身手。
在消费领域,大疆以不断优化的产品巩固市场优势。罗镇华表示,大众视频创作与视频消费是一个刚刚步入快车道的领域,视频设备的性能提升与视频传播观看平台的爆发,吸引了许多新用户,大疆正在面临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在农业、能源、安防等行业领域,无人机技术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许多行业具备了将量化产品推入市场的条件。
在广东,七成电网巡检工作已通过大疆无人机完成。工人们从钻山林、爬铁塔的风险中解放出来,只需坐在指挥大厅,就能通过无人机传回的故障隐患图片作出判断和处理。
今年11月份,大疆发布了最新植保无人机T30和T10。早在2015年,大疆就开始探索以农业无人机为基础,开展农业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销售总监陈韬说:“大疆农业已在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服务中心。截至今年10月份,全系列植保无人机全球销量超过7.5万台,在中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市场保有量超过70%。”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大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罗镇华认为,大疆最明显的标签是产品,产品技术实力强、质量水平高,背后则是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沉淀。
“人才是大疆创新力的核心资源,组织好人才,就是让这一核心资源发挥力量推动企业往前走的方式。大疆要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以更高效先进的组织方式,为人才提供能进步成长、有获得感的工作氛围,激发更多想象力,并把想象变为现实。”罗镇华说。
要实现这样的组织方式,企业文化至关重要。如今,从许多公开报道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大疆对于公司文化越发重视。谢阗地也表示,从经济指标上看,大疆在全国企业中并不突出,甚至在深圳民营企业500强里也是靠后的,但相比经济指标,如今的大疆更看重技术和文化的成功。
“正如大疆打磨产品一样,在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上,大疆希望打磨出有独创性的、能够激励年轻一代的、能给当前的技术和市场格局带来启发和贡献的企业文化。”谢阗地说。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疆的组织文化引来了不少非议。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无疑深受创始人影响。在外界看来,汪滔是一个绝对的技术极客,但是管理风格过于生硬。还有人称大疆的文化是“狼性文化”。
谢阗地否认了这种说法,“大疆并不狼性,但员工确实会有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公司对于产品目标的追求。这么庞大的员工规模,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实现有效运转”。
谢阗地认为,如今的大疆,企业文化有两点独特性。“一是大疆相信创新的、先进的技术首先是想象出来的,因而非常强调想象力。二是大疆在文化上有更高的愿景和追求。公司内有个说法叫‘高维的成功会带动低维的成功’。大疆希望通过与合作伙伴和用户互动,让大家都有收获和进步,进而在行业、社会中作出贡献。”
追求想象力和“高维的成功”的企业文化,正推动大疆探索更多可能。打开大疆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到大疆放出了许多自动驾驶相关的岗位需求,尽管没有更多明确信息,但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大疆的新战场。
在通往更广阔的智能空间的路上,大疆或许很难再“独孤求败”。其将如何面对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各种挑战,值得期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大疆公司如何走向“智能空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