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针对老年人的新产品评估会上,发生耐人寻味一幕。一个课题组展示出“智能拐杖”新技术,包含语音辅助、导航定位等多种功能,式样颜色也十分漂亮,不少信息科技领域的专家纷纷拍手叫好。这时,评估组中有位养老机构代表提出一个问题:智能拐杖好是好,充电是否方便,联网步骤是否繁琐?她说,现实情况中不少老人并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新功能再好,电源和无线网络配置,可能成为使用上的高高门槛。在座的信息技术专家坦言,“这个,真没考虑到。”
一根智能拐杖的“提问”,直击当下互联网新技术在“适老”性领域的痛点。引以为豪的数字科技发展,如何在技术和应用中,让更多人老年人在信息化大时代更具获得感,而非失落感,是多种学科应该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究竟是快了还是慢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仔细看来,其中有不少,似乎是对高歌猛进的信息社会的一种“后退”:如,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对电召服务要提高电话接线率;医疗机构应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采用无人销售方式经营的场所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现金支付需求,提供现金支付渠道或转换手段。
有一种观点,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太快了,没有“等待”老年人。
对此,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彭鑫教授并不认同。他认为,表面上看,当下在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是技术发展导致,而实际上,这恰恰是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尚处于中间状态所致。
举例来说,人机交互手段,目前主流还停留在键盘输入等,这其实是老年人在使用智能产品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能进一步发展到以语音、手势,甚至意识识别等更为智能的“自然状态人机交互”,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样地,在许多应用app服务中,大多停留在被动服务,即需要人工输入诸多明确信息、要求而完成的服务,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中,信息应用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需要信息采集、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使机器能更聪明的自动感知场景、识别用户意图。
在彭鑫看来,在技术处于中间状态之际,管理机制上及时介入,与技术发展并行,是初步解决当下“适老困境”的解决之道。但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更应该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需求”,其实是人类对智能化技术需求真正的最前端,应该更深层次了解并开展研究,探索出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群体利益的创新突破。
信息技术“适老开发”,没有前路可循
“日常应用的‘适老’问题,也困扰着我,”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岳晓冬副教授坦言,随着网约车应用app的覆盖,路上可扬招的出租车不多了,家里长辈打车变得困难起来。
在他看来,技术上为不熟悉电子设备使用的年长者开发出更方便些的接口,如大字体版本、一键傻瓜应用,是可以解决的。但这其中,也存在市场驱动的问题。纯应用技术发展,一般还是以营利为目标,而不在主要消费目标人群中的老年人群体,针对其开发的新技术是否有高性价比,往往是一些企业走得慢的原因。“这时候,就需要国家通盘考量,从社会公平效率,以及信息普惠的角度出发,寄予一定引导和基础研发推进。”
对此,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向阳教授提出新的观点。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是否应该进一步“适老”,这是个伪命题。因为随着老龄化发展,老人越来越多,这个市场也将越来越大。这应该是成为相关企业营利的长期战略之一。应该认识到,在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夕阳产业”,未来将成为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稳定增长的“朝阳产业”。在这个领域,尽早布局做出品牌,才是相关智能信息产业的方向之一。
向阳教授认为,对于前几次技术革命,技术发展、社会配置等,中国的产业发展往往有成熟的他国发展模式可供参考,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而到了信息技术、智能研究飞跃的当下,中国在不少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信息与智能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两者共同决定了,如何让互联网智能新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产业发展与技术普惠中取得平衡,让社会大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没有前路可循的,只能一步步摸索。
“数字鸿沟”,并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朱勤教授给出数据, 5-10年内,我国人口总量预计将抵达顶部,与此同时,老年人口上升,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法国,从1865年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球都在面临这个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新问题。
他提到,社会学领域有人提出前喻社会、后喻社会等概念,以此表达人类社会的多种文化类型。前喻是长辈主导,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传承方式;后喻指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从这一层面上说,信息技术新的应用,应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例如,有的老年人容易对网络生活形成心理厌倦。尽管大多数青年人眼中,互联网充满了无穷的想象。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掌握的互联网使用技能相对单一,且对新的互联网应用缺少充足的获取渠道,从而导致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能之后,难以突破应用的局限,甚至有些因为“跟不上”产生自我怀疑及被抛弃感等,这些不仅仅需要技术及应用管理上的突破,也需要社会工作、心理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视。
不过,朱勤教授也认为,尽管突飞猛进的技术应用,讲“老年人友好”的问题放大到所有人面前,但应该冷静认识到,类似“数字鸿沟”,并非老年人群体独有。事实上,信息、智能技术应用的不平衡早已存在,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年龄之间,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技术覆盖程度的不同,都是新技术产生后伴随而来的客观发生。对此,应该有“每个人都很重要”的社会共识,让各方共同努力,来慢慢填平鸿沟,共享新技术带来的更美好生活。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一根智能拐杖的提问:互联网新技术,究竟如何更“适老”?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