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科技数码 乾坤般若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半导体涨价潮

近期半导体行业涨价事件频发,上游产业链纷纷开始提价,从晶圆代工、电源管理芯片、驱动芯片、Cmos芯片、SOC芯片、PCB到MCU半导体功率等各类芯片, 其中功率半导体平均涨价10%左右,供货期也相应拉长,缺货潮正在从半导体行业上游向中下游全面扩散,半导体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缺“芯”时代的来临,影响的不仅仅是半导体行业,还包括传统下游消费电子以及众多新兴产业市场的应用。近日媒体报道,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芯片而陷入停产困境。目前看缺货提价的直接原因是上游晶圆代工厂产能紧张造成的,但由于晶圆代工厂具备较强的将成本压力传导至客户端的议价能力,半导体涨价可能是唯一选择,供不应求,唯有涨价层层传导。

从短期来讲,价格提价会带来半导体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但从中长期看,产能不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或将导致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无法出货和业绩下滑。从更深层分析,本次缺货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年初疫情影响,需求不佳,各大晶圆厂纷纷调减产能,二是下半年以来,传统需求持续复苏,新兴产业持续爆发,经济复苏超过预期,造成在需求爆发下的现有产能不足。

还有一个难以预估因素值得担忧,就是美方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制裁逐渐在升级,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晶圆制造厂需要的很多高端材料和设备需要从欧美等国进口,一旦国产替代不及预期,涨价乃至缺货潮将雪上加霜。

海外疫情反复,需求持续回暖,全球疯抢晶圆产能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半导体上游加工与下游应用

芯片下游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物联网等,上半年由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低迷,各大晶圆代工厂下调了相应的产能,但随着经济的回暖超出预期,下游需求也都开始强劲复苏,加上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消费办公教育等新模式兴起,也加速了半导体需求的强劲增长,而且四季度是半导体行业传统旺季,加上苹果各大品牌消费电子新产品的推出,也加速了行业的供需紧张。

目前看产能严重的情况超出预期,如龙头台积电和联电已经率先对8寸晶圆已经提价10%-15%,封测龙头日月光也跟随提价5-10%, 更有消息指,台积电和联电等各大代工龙头明年上半年产能已经被全部预订一空,包括还正在新建设产能,而一般新晶圆制造厂从建立到生产的周期大概为2年,从开始建设到进行设备搬入安装、测试、试生产,而一条新建产线资本支出来自于半导体设备,资本支出占比高达80%,下游市场对晶圆产能的抢夺已经进入白热化,传闻某国内面板大厂因为缺少驱动IC而面临停产。

下游新产业快速增长,半导体新增需求急速爆发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

今年以来,半导体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之外,一些新兴下游应用开始爆发,如物联网、新能源汽车、AI、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智慧+等

比如近年来快速成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汽车电子化智能互联和特斯拉带来的新能源汽车革命,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功能芯片MCU,功率半导体(IGBT,MOSFET),传感器汽车三大类芯片,应用从汽车电子平台,自动驾驶平台,视觉芯片,雷达芯片,车内3D摄像头芯片,车联网芯片等,从行业快速发展来看,车规级半导体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攀升,以一辆宝马车来估计,涉及半导体芯片和器件就有七八百之多,半导体器件已经从传统燃油车338美金/辆提升至700美元/辆,据相关研究报告全球汽车半导体2019年预计约400亿美金,占全球半导体比重约10%,中国汽车产量占比约30%,是全球汽车半导体快速增长的区域,汽车半导体已经成为电子成半导体行业主要驱动力之一。

如同传统半导体产业一样,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半导体情况也不乐观,目前大部分还无法自足自给,主要部件基本依赖欧美进口,比如恩智浦,英飞凌等世界半导体大厂,本土汽车仅仅功率器件IGBT单一领域由比亚迪实现了自给自足,不过未来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美方步步紧逼,中芯国际再次被制裁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中芯国际公告

昨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公司被列入涉军企业名单,美国人士将被限制对中芯国际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及其相关的衍生品进行交易,2020年12月4日开始60天后,美国人士不可买入本公司证券,365天后,美国人士不可交易本公司证券。

两个月前美方就已经对中芯国际有过一轮制裁, 10 月4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根据美出口管制条例向部分供货商发出信函,未来美供应商包括设备、材料、配件等,要出口给中芯国际前,须获得申请出口许可证。

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是芯片先进制程最接近国际水平的厂家,全球市占率为6% ,目前全球排第四,对中芯国际来说,由于在设备、材料方面对美国供应商有较严重依赖性,如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包含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美商科磊(KLA)等,此外荷兰商艾司摩尔(ASML)也因其零件主要源自于美国而在限制范围内,在中芯国际前30家设备供应商中,有10家美国公司,包括沉积,蚀刻,离子注入,CMP等工艺。

面临上游设备及原物料断炊危机,将对中国半导体设备自制之路造成严重的冲击,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中芯国际或许无法再买到更先进的制程设备和现有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零部件更换会更加困难,进一步加剧国内现有的半导体产能缺口。

国产替代加速,卡脖子产业链如何突围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半导体国产化替代厂家/资料来源国盛证券

从长期来看,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加强,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全面国产化决心,本土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从目前国产替代的情况看,主要厂商包含北方华创(清洗、沉积、蚀刻)、中微半导体(沉积、蚀刻)、上海微电子(光刻、检测)、中电科(离子注入及CMP化学机械研磨)等,虽然各项制程都有中国厂商可自主供应备胎,但是部分只对于成熟制程如90纳米替代,对于先进制程40纳米以下有更高的要求和精度,目前还无法达到,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的努力。

从半导体行业发展历史看,全球半导体产业酝酿着第三次产业转移,向中国转移趋势逐渐显现,但由于贸易战后,美方开始在核心技术和专利设备上进行封锁,国产化进程将会一波三折。

从更大宏观视野看,苦苦的弯道超车,还不如另起炉灶,半导体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谁控制了产业链,谁就占据了国家战略竞争优势,从目前芯片的研发制程来看,工艺和新材料已经接近越到物理极限,世界正在巨变,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或将诞生,量子计算的世界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备注:部分图表来源于相关研究报告,来源已注明出处,如有疏忽,敬请谅解。

友情提示:此文为行业分析和学习交流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半导体:需求复苏+卡脖子,缺芯潮来临,涨价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