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科技数码 抚职V生活

这是抚职V生活陪你阅读的第1564期文章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回望中国航天史,致敬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们。

他们分别是: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于敏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

1986年3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

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在中国近代史上,钱三强绝对是新中国,再次崛起腾飞的重要的功勋,说他是开国以来重要的科技大匠,可谓名至实归一点不藏虚假。同时钱先生也是建国以来最先崛起的高端人才,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能够研究原子弹,并在苏联撤走所有科研人员,捣毁核设施机密文件,又在条件艰苦简陋的情况,自发研究出原子弹,钱三强也是出了大力。

作为中国的高端人才,钱三强无论是学术还是研究成果,都是出类拔萃可圈可点的。当然如此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注定是要载入史册配享千古的人杰,同时也是值得我们骄傲和敬仰的。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离不开这些伟大的科学家

让我们来看看

嫦娥五号此次登月行动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News

嫦娥五号取得的四个“首次”成就

NO.1钻取月壤,无污染封装

“嫦娥”五号计划在月面采集 2 千克土壤样品,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部分的土壤,方便对于月球的进一步的研究。一种方式是在月球上降落之后,通过钻取器来钻取,获取深度为 2 米的月球样品。另一种方式是用机械臂的电铲铲取月球表面的土壤,这一部分的土壤可能含有月球的特殊的月球信息。为了使获取的样品尽量保持原样,层次结构不被破坏。此外还要在月面真空环境下完成样品封装,并带回地球,所以整个环节必须分毫不差。

苏联曾经也在这一方面吃了不少苦头,苏联曾多次尝试月面采样,却仅仅成功过3次,共带回样品 300 多克,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钻取过程中也可能有未知的困难,由于不能保证所钻取的土壤是否有坚硬的岩石,或者有其他坚硬的矿物质,这样在钻取过程中机器零部件的运动磨损和热胀冷缩情况也难以捉摸。

我国科研人员对这一钻探过程在实验室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想象了各种不同的情况,通过模拟月壤情 况,对“嫦娥”五号的采样器进行验证,检测 钻取过程遇到阻力时的状况,将可靠性提升到最高。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NO.2  从月面起飞

这次探测器的任务还有返回,而不是像前几个嫦娥兄弟们留在月球(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完成任务后就留在了月球)。完成月面采样后,嫦娥五号的上升器与着陆器分离,上升器独自从月面起飞。这一过程是完全自主的,不能确定其姿态,与地球上发射火箭不同,地球上发射火箭可以人为的控制设计发射平台,但是月球上难以保障有好的发射平台,且工作人员对其控制也难以保障,所以如何升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新技术,就好比在月球上自动发射火箭,其中的技术要求极高。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NO.3   对接上升器与轨道器

在上升器进入月球轨道后,采集的样本需要被送到轨道器中,这就需要与轨道器实现对接。但是对接高度是在距离地球有38万千米以外的太空进行,地球上的技术人员根本无法提供数据和测控的支持,只能依靠提前设计的人工智能控制完成。就是说,太空对接这一过程,依靠的是提前设计的程序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月球轨道上如果出现任何一点没有预料的变化都有可能令对接失败。就算在完成对接后,将样品从上升器送进返回器里,也是一项难度较大挑战。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NO.4  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在嫦娥五号的返回器返回地球的时候,速度将达到11.2千米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如果像“神舟”系列飞船一样采用“一头扎进大气”的方式的话,返回器肯定会因为速度过快,而被高温烧毁。所以要将它减速至 7.9 千米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地球轨道,才能够安全的将它降落到指定位置, 但是这些都有很大难度。我国选择了“弹跳式”再入返回技术,类似于我们小时候打水漂的方式在进入大气层阶段把速度降下来。这需要精准的计算和控制,每一次的弹跳的有计算准确,同时还要配合多台的小型发动机进行位置调整。避免被弹出大气外,再也会不来了。当这些都圆满的完成后,才能准确降落至内蒙古中部的预定降落场中。而飞行器从月球轨道回家,采用“弹跳式”进入大气层的方式,仅有苏联采用过。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致敬英雄

感恩有你

祝伟大祖国的航天事业

在未来不断取得成就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专)新媒体中心

运营工作室图文组 出品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致敬|嫦娥五号踏上归途!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