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日本“國寶級藝術家”安野光雅去世,享年94歲丨逝者 由安野光雅創作的《我眼中的美麗世界》,記錄了安野光雅走過的8個國家,包含224個真實場景手繪,以及8張旅行地圖和224篇所見所聞 接近5年 (2021-01-17)
文化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者吳福輝去世,享年82歲 吳福輝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名學者,是198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成就卓著。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文學、左翼文學與京... 接近5年 (2021-01-15)
文化 秦志華談出土文獻的整理出版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中西書局是2010年才組建的新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肩水金關漢簡》《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懸泉... 接近5年 (2021-01-17)
文化 京華物語㊲丨過去老北京的服務業,都有哪些行當兒? 女人們去“麻刀鋪”買來“麻皮”,耐心用梳頭髮的篦子把麻皮劈成細細的麻筋,再用專門打麻繩的工具——“撥槌”把三四根麻筋續在一起,打成單股麻繩,再兩根擰在一起... 接近5年 (2021-01-11)
文化 四刷上海依然一票難求!陳忠實推崇的這部方言版《白鹿原》有何不同…… 1月14日開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來到劇場,從裝臺、排練再到正式演出,從細節著眼,試圖還原這部好評如潮的話劇魅力所在 接近5年 (2021-01-16)
文化 那個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8千多萬的鑑寶專家劉巖,後來怎樣 而古代的藝術家們創作的書畫,雖然在他們生活的年代就已經價值不菲,但經過時間的蟲蛀,戰爭的毀壞,盜墓賊的光顧後,還能留下的作品就更加可以稱得上稀世珍寶了 接近5年 (2021-01-11)
文化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叫“買南北”?10歲男孩一語道破玄機 朱熹又問道:“既然如此,你們是否明白,為何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一個10歲的孩子聽到後,卻立刻舉手示意,表明自己知道答案,朱熹示意他發言,小孩... 接近5年 (2021-01-13)
文化 民間故事:通天狐狸報恩 這時候,一隻狐狸來到井邊對王某說:恩公,您別害怕,我是我是狐狸之中的通天狐,我會教給您逃生的法術。和尚見王某居然從井底飛出,大喜過望,認為王某是因為吃了黃... 接近5年 (2021-01-15)
文化 為何酒店床尾要放長凳子?原來是古人發明的“春凳”,非常實用 靠著這些優勢,春凳成為了古人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件物品。古人認為,利用香椿木的“椿”字來給凳子取名,實在是有些太俗氣,因此,古人就將“椿”字改成了春天的“春... 接近5年 (2021-01-04)
文化 “專家”是如何蛻變成“磚家”的,為何他們一發言,百姓就要開罵 一、學術作假的專家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專家是引領社會進步的精英,每當遇到社會熱點事件或是重大事件時,人們往往非常期待專家的權威言論 接近5年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