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綠色出行 逛京城——李大釗居住過的“紅色衚衕” 光影交通【綠色出行逛京城——李大釗居住過的“紅色衚衕”】西城區文華衚衕24號院是李大釗同志的故居,是他在北京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接近5年 (2020-12-20)
文化 告慰10年離別 親友學友文友共著《鐵生 鐵生》在京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一部介紹作家史鐵生生平的紀錄片《生命的色彩》,12月20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拉開了史鐵生逝世十週年追思會暨《鐵... 接近5年 (2020-12-20)
文化 木雕藝人何紅生:小身軀裡的大夢想 1999年,何紅生結識了一些木雕手藝人。他發現麗江當地的木雕作品較為同質化,缺乏創新。為了汲取靈感,何紅生開始學習東巴文字,並收集納西文化中的神話、典故 接近5年 (2020-12-20)
文化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新聞頁-臺海網]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 接近5年 (2020-12-19)
文化 “人情冷暖,命運無常”,人到中年讀懂4句話,餘生會舒坦不少 只有這樣才會讓主人開心,並認為這個朋友或親屬值得繼續交往,因此之間的關係也就會更進一步,第二、惜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這句出自《增廣賢文》中的俗語,說的是如... 大約5年 (2020-11-16)
文化 解碼古老的文明需要更多雙年輕的眼睛 考古青年在祖國文化建設的第一線體驗著最實在、最實際的酸甜苦辣。新時期的考古工作者,仍然需要從田野考古出發,充分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儘可能地獲取復原古代人類... 接近5年 (2020-12-19)
文化 非遺傳承|湖州這位匠人,用竹編打開了美國白宮的大門! 與竹編朝夕相處,早已感情深厚,除了是一份手藝之外,更像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歷經歲月淘洗,記錄的都是無數先輩智慧的結晶巧手編織生活,喚醒沉睡工藝竹編,... 接近5年 (2020-12-06)
文化 紫牛薦書|他被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先生譯文全集首次出版 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 接近5年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