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李少君“中國長詩獎”詩歌《創海歌》改編,環境戲劇《大海》跨年上演 “有觀眾可能會認為,戲劇是要有情節,有矛盾衝突的,詩歌好像離戲劇的距離還有點遠,但其實詩歌、戲劇在很早以前,是以節慶的形式共同存在,相互聯繫” 接近5年 (2020-12-25)
文化 價值不輸金絲楠木,曾是帝王專用木,卻少有人認識,農民當柴火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價值不輸金絲楠木,曾是帝王專用木,卻少有人認識,農民當柴火。金絲楠木為古代皇帝專用木,從邏輯上來講,帝王木絕對也是皇帝專用的 接近5年 (2020-12-24)
文化 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每一句都是抄襲的,卻道出人生至高境界 第二句“為誰零落為誰開”,出自晚唐詩人嚴惲的《落花》。王安石在他的另一首詞《浣溪沙》中也引用了這句詩,足見他對這首《落花》是十分喜愛的 接近5年 (2020-12-20)
文化 陸遊晚年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讀後卻讓人熱血沸騰! 因此當古稀之年的陸遊,寫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詩句時,其凝聚的愛國主義激情可想而知。所以陸遊才會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寒夜裡,觸景生情,在夢中實... 接近5年 (2020-12-22)
文化 王安石《登飛來峰》境界高遠,蘇軾“偷師”之後,寫出了千古名篇 蘇軾的父親蘇洵對王安石有成見,他第一次見王安石就說他“囚首垢面”。二、王安石《登飛來峰》與蘇軾《題西林壁》異同《題西林壁》——北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 接近5年 (2020-12-25)
文化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下) 藉助學界近年來整理出版的新材料,齊白石研究者、齊白石曾孫女齊駙近期通過對20年代變法期間齊白石的京華生活進行考證,並以此切入點重新審視齊白石“梅”“菊”兩... 接近5年 (2020-12-24)
文化 國博、國戲聯袂推新展追憶中國戲曲70年 展覽現場餘冠辰攝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應妮)一件件戲服、一套套頭面、一把把胡琴、一出出經典……“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 接近5年 (2020-12-26)
文化 曲成萬物,玉雕之美! 於技法之外,這“曲水”二字,又有一點道法的意味——曲則全,曲成萬物而不遺。水為天下之道,亦是制器之法,從新石器時代至南北朝,再到宋元以後,水波紋樣已逐漸運... 接近5年 (2020-11-30)
文化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唐代邊塞詩人李益獨坐邊關的大霧中,思念故鄉的老友,不由吟唱道: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水亭夜坐賦得曉霧》團團霧氣中,道道流嵐裡,古人卻在遠行途中,感... 接近5年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