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圓桌|藝術院校如何迴應數字時代:不只是“技術烏託邦” 從發言中,可以看到面對數字智能時代的浪潮,藝術與設計院校如何在擁抱科技的同時思考更廣泛的社會議題,如何平衡技術手段與藝術創作,如何跳出學科的“界限”,與鏡... 接近5年 (2020-12-11)
文化 “書跡心跡,山高水長”——王蘧常誕辰120週年紀念座談 我覺得,越來越多紀念父親,不僅僅是紀念他一個人,而是追憶、緬懷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整整一代文人學者,他們的學問、人格、師道、才藝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接近5年 (2020-12-09)
音樂 北京交響樂團發佈2021年度音樂會計劃 發佈會現場,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飈表示:“1月1日北京新年音樂會,我們將邀請音樂人欒樹、中國內地首位柏林影後詠梅、女高音宋元明、鋼琴演奏家鞠小夫,在中山... 接近5年 (2020-12-11)
科技數碼 中國健身業頑疾纏身30年,能否借產業互聯網開啟新未來 越來越多傳統健身俱樂部從年卡改為“月卡”,正是認清了這種“不健康”的商業模式,開始迴歸“用戶服務”。夏東在闡釋樂刻運動過去五年的發展模式時,就提到了數字化... 接近5年 (2020-12-12)
文化 100餘幅中國畫在這裡被踴躍認購,所得均用於扶貧 12月11日下午,在上海浦東圖書館,為慶祝中國農工民主黨成立90週年暨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翰墨同心築大愛”中國畫名家慈善募捐邀請展開幕 接近5年 (2020-12-11)
文化 《錢鍾書選唐詩》:一份“錢選楊抄”的獨特唐詩選本 有感於《唐詩選》編撰工作中遭遇的不快,楊絳鼓勵他獨立選一部唐詩,錢鍾書接受了她的提議,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絳也每天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 接近5年 (2020-12-10)
教育 幼兒園園長們合編安全教育教材:對幼兒開展性教育非常有必要 本文圖片均由寶山機關幼兒園提供“我一生下來,就擁有了一樣最寶貴的東西:我的身體”。“疫情的發生,讓我們幼教工作者重新審視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 接近5年 (2020-12-09)
文化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尼夫對文學、戲劇的鐘愛,以及他充滿新思想的音樂教學,使得貝多芬重拾對音樂的興趣,並且領悟到音樂並非一種生存手藝的意義 接近5年 (2020-12-12)
小說 敘詭筆記|韋小寶在平西王府看見的“奇物”只是三分之二 一、臉上刀疤成發跡“資本”在《鹿鼎記》裡,吳三桂的出場形象是“身軀雄偉,一張紫膛臉,鬚髮白多黑少,年紀雖老,仍步履矯健”,有些揚州口音,自稱是“原籍揚州高... 接近5年 (2020-12-12)
財經 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獲醫療器械註冊證 此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的抗原檢測試劑盒(熒光免疫層析法)產品獲批上市,華大基因實現了核酸檢測試劑、抗體檢測試劑和抗原檢測試劑三類新冠病毒... 接近5年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