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日本間諜不懂中國文化,給自己瞎起中文名字,至今仍被人嘲笑 同年9月,小磯國昭便跟著侵華日軍的“先遣部隊”秘密來到中國,接著在遼東半島一代展開特務工作,對中國“十分了解”的小磯國昭自然成了領導者,帶領部下們到處蒐集... 超過4年 (2021-02-07)
文化 對中國文化保持警惕?美國思想就全盤接受,韓國為啥這麼“雙標” 但是相比較之下韓國媒體卻並不這麼想,他們總是對於中國抱著一副警惕心理,一旦有中國文化在韓國開始流行,他們就開始“高呼”,韓國文化要被蠶食雲雲 超過4年 (2021-01-16)
綜藝 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推《不同凡饗》 記錄美食思鄉情 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傑鑫表示,中心希望節目除了向馬來西亞民眾推廣中國的美食美景與人文精髓,還兼顧旅居大馬的中國人所懷有的思鄉情懷及對家鄉的溫暖回憶 超過4年 (2021-01-21)
科技數碼 伊迪:文創化思維體系將幫助傳統產業文創化升級 數字創意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併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其中,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網絡音視頻、線上教育等數字創意產品的用戶基礎廣泛,越來越貼近人... 超過4年 (2020-12-25)
文化 祈年文潭:太極申遺和盲盒出海,背後是一個立體中國 中國文化當然不只有傳統文化,中國形象也不應該化約為傳統文化裡的那個“風雅中華”。在對外文化交流和海外文化推廣中,應該摒棄“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的條條框... 超過4年 (2020-12-22)
文化 中智建交五十週年:西語版《中國神話故事》交流分享會舉辦 智利文學協會主席迭戈·穆尼奧斯在發言中回顧了兩國密切交往的歷史,他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許多智利作家來到中國,在那裡居住並致力於學習和傳播中國文化,為促進兩... 超過4年 (2020-12-17)
文化 漫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彩的“文化盛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渠道,打造文... 超過4年 (2020-12-16)
文化 巴西學者:期待未來中巴共同製作更多文化產品加強兩國人文交流 馬科斯對記者說:“孔子學院不僅僅侷限於中文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的範疇,還為機構間的聯繫搭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讓電影節、演出等很多活動的舉辦成為可能 超過4年 (2020-12-09)
文化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供圖王彥軍說,對龍泉青瓷藝術家表示敬意,青瓷作品是龍泉山川精華與藝術家智慧的完美結晶,滿載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將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之美... 超過4年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