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为何4月1日起对全球开放?“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这样回应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方经纶)日前,我国对外宣布,自今年的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向中国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并将于今年8月1日开始,对通过申请的外国... 4年多 (2021-01-07)
科学 “天眼”将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多方聚焦守护“电波净土” 记者5日获悉,“无线电干扰智能监测系统”研究课题项目也将助力打造电磁波宁静保护区。早在2013年,贵州官方发布《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 4年多 (2021-01-05)
科学 鱼塘里横扫一切的黑鱼,连食人鱼都不怕,它们的天敌是什么鱼? 黑鱼被称为“淡水鱼之王”,是一种食肉性鱼类。黑鱼最大的天敌其实是它们自己。黑鱼减少的原因就在其中,因为我们人类对黑鱼的过度捕捞和黑鱼之间的互相残杀 4年多 (2020-12-29)
科学 破解南美史前岩画中的文化密码 在哥伦比亚亚马孙雨林深处的一处名为塞拉尼亚·拉林多萨的地方,发现了距今1.25万年前的史前岩画。欧洲的古老岩画多为洞穴岩画,为了保护史前的艺术品,很多岩洞... 4年多 (2021-01-06)
科学 一天变短了? 英媒称,地球的自转速度比以往更快,所以现在一天的时长比规定的24小时稍稍短了一些。现在,全世界的计时人员都在讨论是否需要删除一秒钟来说明这一变化,以使时钟... 4年多 (2021-01-07)
科学 2021年有望成史上最快一年,平均一天比以往快0.5毫秒 报道称,如果地球自转速度继续加快,为了与地球自转的时间保持同步,世界各地的时钟可能都需要重新调整,或将首次出现全球时钟中删除一秒的场景 4年多 (2021-01-07)
科学 人类为什么不冬眠? 人类如果要冬眠,当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后,虽然产生的废物相对减少了,但不代表完全不产生了,正常来说,我们会通过大小便排出身体废物,可冬眠的基本游戏规则是:冬... 4年多 (2021-01-06)
科学 国际时评|“中国天眼”与世界共“见”未来 作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能看见更遥远暗弱的天体,其高灵敏度将可能帮助科学家在低频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星际分子等前沿方向取得突... 4年多 (2021-01-07)
科学 投入科学运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建成首个探测器阵列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拉索”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三号水池注水达到正常工作水位,标志着该探测器阵列全部建成 4年多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