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8848.86米! 這一年,恰巧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60週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佈珠峰高程45週年。與此同時,在珠峰周邊海拔5200米至海拔6000米的6個交會點...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12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載有104人的火車失蹤,44年後再次出現,“時空隧道”出現了? 為了解開這艘帆船的秘密,船長便大著膽子靠近了這艘帆船,等到他定睛一看才發現,這艘帆船叫做瑪麗亞色列斯塔號,船上沒有任何人,卻還儲存著大量的生活物資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美國“天眼”坍塌畫面公佈!全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了…… 這是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時的瞬間。坍塌的前後對比長期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的物理學家亞伯·門德斯表示:“現在唯一在做類似研... 接近5年 (2020-12-05)
科學 清華女博士“棄國歸美”,為美又立新功,攻克困擾世界50年的難題 顏寧是令人敬重的女科學家,然而2017年,顏寧接受普林斯頓大學要求,受聘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消息刷爆全網,有網友認為顏寧這是落選院士負氣出國 接近5年 (2020-11-13)
科學 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 曾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 邊幹邊學,摸索前進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復旦大學黨委從本校物理、化學等系抽調一批師生,和上海機械學院、華東化工學院等單位的師生共同組成科研...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DNA機器人,或讓更多疾病治療未來可期 框架核酸提升DNA機器人“智能”“DNA納米機器人最核心的技術就是DNA摺紙技術,在此基礎之上,融合了一些可調控的機制,使得DNA不止能被折成各種結構,還...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地質地球所揭示人類兩千年前開始顯著改造黃土高原生物群落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質與環境院重點實驗室博士後董亞傑與研究員吳乃琴等系統採集了中國北方不同人工擾動生境下(耕地、經濟林、城市公園、荒地、...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冬奧氣象觀測網 風速採集可達秒級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瞭解到,“三維、秒級、多要素”冬奧氣象監測網絡和“分鐘級、百米級”預報服務系統今年已... 接近5年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