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物理學家卻還沒有標準答案 人們對於“粒子”是什麼,有著許多不同的理解:點狀物體、場的激發源、純數學照進現實的一個斑點......但是,如今物理學家對於粒子這個概念的理解,發生了前所... 接近5年 (2020-12-01)
科學 地球之巔“新身高”公佈 8848.86米如何得來?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計算總負責人郭春喜告訴中新社記者,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珠峰新身高8848.86米,帶你回顧如何給珠峰“量身高” 自然資源部供圖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成功完成7500米無氧拉練。自然資源部供圖2020珠峰高程測量大本營建設中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水能往高處流:是什麼“魔力”讓液體克服重力? 唇部由大量的徑向脊規則的排列組成,由內向外蜿蜒伸出,包裹在籠口上,其紅色的顏色特徵以及分泌的蜜液能吸引昆蟲,而其儲存液體的溝槽所形成的超潤滑結構能滑落昆蟲 接近5年 (2020-12-01)
科學 遺傳發育所等提出解釋葉片起源的“應力反饋學說”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提出瞭解釋葉片起源的“應力反饋學說”。該學說提出早期登陸的植物原基為輻射對稱,應力反饋使其沿著長軸生長,成為枝條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俄研究填埋核廢料替代方案 在運行中的核反應堆中,會積累所謂的錒化物——一種長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人員在文章中透露,他們研究了不同負載下中子增殖有效係數和堆芯反應性係數的變化、中...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外媒:是中國核電研究的重大突破 國際在線專稿: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實現首次放電,多家外媒表示,這是中國核電研究的重大突破 接近5年 (2020-12-08)
科學 這是大科學!聽丁一匯院士給你講二十四節氣的當代意義 我們的祖先知道氣候在變,他們根據天象、物象等的變化,來判斷這個節氣是什麼樣子。您覺得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對世界的氣候學、科學、文化上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接近5年 (2020-12-07)
科學 它又來了!第7塊、第8塊神秘金屬巨石現身德國、西班牙 出現在德國的巨石繼美國、羅馬尼亞、英國、荷蘭後,德國和西班牙也出現了神秘金屬巨石,這已經是自11月首塊巨石現身以後出現的第7塊和第8塊 接近5年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