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1億度20秒,韓國核聚變打破我國保持的世界紀錄,技術難關在哪 在等離子體中,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彼此分離。聚變的困難人類製造核聚變的困難在於開發一種設備,該設備可以將氘和氚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並保持足夠的時間,... 4年多 (2020-12-26)
科學 動物園裡的怪像!大熊貓主動往身上抹馬糞,這行為引起科學院關注 過去的30多年時間裡,在秦嶺的野生大熊貓中,研究者發現了數十隻大熊貓都會讓自己的身上塗滿了馬糞,特別是秋冬季節,這麼做的大熊貓更是非常多 4年多 (2020-12-23)
科學 蘇聯留下的禍害:6.8萬平方公裡湖泊近乎消失,魚蝦大量死亡 這樣的水資源不僅不可以用於人類飲用,而且會導致湖泊中的環境迅速惡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湖泊中的魚類大量死亡 4年多 (2020-12-23)
科學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佈,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 4年多 (2020-12-25)
科學 評估報告稱北極變暖趨勢增強 冰雪覆蓋面積減少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美媒稱,科學家8日在對北極地區的年度評估中說,北極地區在2020年繼續堅定不移地轉向新的氣候,因為該地區幾乎創紀錄的變暖效應驟增,... 接近5年 (2020-12-09)
科學 土衛八發現“焊接痕跡”,長達1300公裡,整顆星或是廢棄飛船 當然,目前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僅僅只能支持我們在太陽系當中進行相關的探索和研究,而土星也是我們人類研究的重點之一,這是因為土星和木星一樣,雖然都是氣態行星... 4年多 (2020-12-26)
科學 為何說達芬奇超越了時代?看看他這些成就,真像穿越的或是外星人! 他也是最早用蠟來表現人體大腦的,這些都是他手稿的一部分,我們這樣來看並不是很震撼,但是想想這是在500多年前達芬奇就已探索到了的東西,那時候的中國還是明朝中期 4年多 (2020-12-24)
科學 腦容量不到14毫升,智力卻與黑猩猩相當,烏鴉為什麼那麼聰明? 事實上,“照鏡子”實驗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至今,早已經成了認知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黑猩猩、紅毛猩猩、大象以及海豚等動物,都在實驗中表現出了識別出鏡中自己的能力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從太陽出發,以光速飛行,多久能飛出太陽系?途中會看到哪些場景 土星距離我們已經有十幾億公裡了,在這個距離上看地球,大概就是這樣的效果——土星也有一顆衛星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土衛六 4年多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