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董牧孜 實習生 周潔
既擅長短篇小說,又精於長篇小說,並在兩種體裁上都取得極大成就的作家,除了馬爾克斯,便是厄普代克了。
厄普代克一生髮表了大量體裁多樣的作品,包括系列小說“兔子四部曲”“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說集、詩集和評論集等。其中,《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令他兩度獲得普利策小說獎。他的文風對許多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
近日,思南書局邀請了作家徐則臣,共讀美國著名小說家厄普代克的《厄普代克短篇小說集》。《厄普代克短篇小說集》中譯本於今年2月份出版(原作由Knopf出版社,2003年出版),由厄普代克親自選取編輯整理,收錄了他1953-1975年期間創作的103篇文章。這本書也獲得了2004年筆會/福克納小說獎。
厄普代克不僅是少數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都極為精彩的作家,其細膩、瑣碎、深刻的寫作方式也在美國三十年代一眾優秀作家中風格鮮明。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說聚焦家長裡短、夫妻關係、婚姻生活、愛情和性等瑣碎細節,不在意故事的起伏和軌跡,而注重人物的感受與發現,以“歇斯底裡現實主義”式豐裕的細節和飽滿的情緒,展現了美國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
《厄普代克短篇小說集》, [美] 約翰·厄普代克 著,李康勤 / 王贇 / 楊向榮 等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2月版。
沒有“生活”的作家,
如何寫作?
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年3月18日-2009年1月27日)
美國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是一個精力充沛,敢於嘗試的作家。他的創作量很大,涉獵面極廣,包括二十三部長篇小說,一堆小說集,還有各種文論。對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可能會記得厄普代克若幹年前一篇引起轟動的評價中國作家莫言、蘇童等人的文章。“且不論其評價是否科學,但厄普代克關注中國文學這件事,本身說明他的閱讀和創作範圍很廣”,徐則臣說。
然而,與作品類型的豐富性不同,厄普代克的個人經歷簡單至極,不符合人們對於作家的一般想象。
厄普代克畢業後在《紐約客》做了兩年編輯,但因為患有皮膚病
(至少據他所說)
又回到小鎮,此後一生基本上都沒有待在繁華現代的大都市。他的小說於是多以小鎮為故事背景,無非是家長裡短、夫妻生活、婚姻與愛情。當然,還少不了偷情和性。厄普代克會提到宗教和藝術,但不是宏大敘事意義上的宗教和藝術,而是日常生活意義上的宗教和藝術。
厄普代克被看作寫通姦、偷情和性的行家裡手。對此,他的兩部典型長篇小說《夫婦們》和《農場》功不可沒。他還著有與霍桑的《紅字》互文的宗教題材三部曲《一個月的禮拜日》、《羅傑教授的版本》和《S》,探討了美國當代社會的身體和慾望、物質和精神、以及兩性之間複雜的關係。厄普代克也寫過除美國題材之外的一些作品,比如說長篇小說《巴西》,《貝奇:一本書》和《政變》等。
作家和其生活經驗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厄普代克的案例,隱約說明瞭一個作家最終依靠的是什麼。中國人往往有這樣一種印象,作家應該一直衝在生活第一線,“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同為作家的徐則臣覺得也未必要如此,“如果作家有生活,有跌宕起伏、驚濤駭浪、風雲際會的生活,可以在作品中寫出大生活的宏大敘事,比如寫《林海雪原》的中國作家曲波,當然非常好。但更多作家可能依靠的是自身對這個世界的觀察,以及同化他人經驗的能力”。
與厄普代克類似境遇的作家有不少,比如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阿爾罕·帕慕克,他的生活沒有大風大浪,是個生活優裕的富家子弟,但是他的寫作面很廣。還有一個極端的例子,阿根廷的博爾赫斯,他長期待在書齋裡,後來做了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他的主要作品都有很強的寄生性,也就是通過閱讀來寫作。“與這些生活經歷較少的作家相似,厄普代克簡單的生活決定了他如何拓展自己的寫作,在哪些方面找到自己的優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認真觀察,認真體味”,徐則臣說。
中產階級的狹小日常,
與“歇斯底裡現實主義”
缺少變化的生活,會極大地磨損和消耗人的感受力和表達力。對於日常生活,人們往往無話可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厄普代克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他仍然保持著巨大的激情和好奇心。
厄普代克短篇小說的主題,往往雞零狗碎、一地雞毛。如何讓故事性不強的小說立得住?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就顯得尤其珍貴。正如薩拉馬戈——這位199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葡萄牙作家在小說《修道院紀事》題詞裡引用的《箴言錄》:“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見,如果你能看見,就要看清楚。”
厄普代克雖然眼中只有普通中產階級狹小的日常生活,但他的觀察細緻卻到了繁複的程度。他的小說似乎邁著小碎步,每往前推進一步,都要把周圍的變化寫得特別清楚。有人批評,說這是“照相機現實主義”,也有人批評小說裡羅列的東西太多,“小說過於細膩,過於瑣碎,節奏太慢”,而“文似看山不喜平”。
厄普代克的寫法,與另外一位英國作家扎迪·史密斯的風格類似,被稱作 “歇斯底裡現實主義。”其特點即是描寫得特別詳盡。這可能是人們在閱讀厄普代克的時候會出現審美疲勞的原因。不過,每一個作家被人詬病的特點,往往也是其優勢和特長所在。極少有作家可以像厄普代克一樣,在人們熟視無睹、習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能夠有所發現。
1966年,厄普代克與他的家庭。(Photograph: Truman Moore/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徐則臣以另一位中國作家沈從文作為厄普代克的對照。沈從文自言寫小說有一秘訣,就是耐煩。“耐煩”,平時常用於否定句之中,但沈從文卻說創作時要“耐煩”。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說裡,也能見“耐煩”二字,於無聲處聽驚雷,可見同中之異,尋常之中的異常。
“兔子系列”
讓厄普代克成為“美國的巴爾扎克”
很多人以為,厄普代克只是寫生活小事,然而,美國社會的全部大事也藏匿於他的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之中。
厄普代克最著名的小說系列,“兔子四部曲”,差不多每十年推出一部,包括上世紀60年代的《兔子,跑吧》,70年代的《兔子歸來》,80年代的《兔子富了》,90年代的《兔子歇了》,以及應讀者要求在2000年出版的小長篇《懷念兔子》。這些小說均反映了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出現的問題。
“兔子系列”的主人公哈利,像兔子一樣狐疑敏感,有點事兒就到處亂跑,一不小心就逃掉,是個很不著調的人。小說看似寫他瑣碎的生活,實際上例數了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所經歷的重大問題:麥卡錫主義、1960年代性解放運動、越南戰爭、種族衝突危機、阿波羅登月計劃、嬉皮士運動、毒品問題、石油危機、中產階級興起、福利社會問題、全球化……對美國和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和震盪的風雲際會的、大開大合的事件,無一不作為背景融入哈利一家的故事中。
《兔子,跑吧》
“兔子系列”回答了在小說創作中,歷史應處於什麼位置的問題。徐則臣認為,如果歷史與小說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之間沒有血肉相關的聯繫,那麼對於小說來說,這段歷史就不重要。很多小說都會非常刻板地在人物命運和大歷史之間建立某種同構關係,但仔細推敲後會發現,人物往往變成了木偶。如果所有歷史都要在人物身上產生某種對應的投射,那就缺少了自然的、個人化的歷史觀。文學如果把大歷史轉化為個人史,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展現出來,則會更讓人信服。
這正是“兔子系列”的意義:用文學的方式梳理出美國半個世紀的歷史。厄普代克也因此而能算得上“偉大的作家”。恩格斯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本書抵得上一打社會學家對法國的描述,閱讀這部作品,就可以迅速地回到法國曆史的現場。徐則臣指出,厄普代克也正是用小說復刻美國社會的日常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他可以被稱作是“美國的巴爾扎克”。
群星璀璨:
美國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作家們
理解厄普代克,除了要讀他的小說,還要了解與他同時代的作家。徐則臣發現,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誕生了一代非常偉大的作家,比如菲利普·羅斯、科馬克·麥卡錫、託馬斯·品欽、E. L. 多克託羅、託尼·莫裡森、唐·德裡羅、唐納德·巴塞爾姆等。在徐則臣看來,這一批作家中任誰都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每一個獲獎都會給諾獎加分。
這批美國“三零後”作家之中,每個人的寫作都非常鮮明。託馬斯·品欽玄而又玄,他十年磨一劍寫出的《萬有引力之虹》是一部奇書。E. L.多克託羅很好地結合了虛構和非虛構,他的小說《大進軍》是戰爭文學的典範。唐·德裡羅善於寫美國城市
(尤其是紐約)
,但他在英國乃至歐洲的影響特別大。
對照同代作家,再讀厄普代克,我們會發現他有一個異於其他作家的突出特點:只有厄普代克會如此仔細地描繪美國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若幹年後,假如有人想要拍攝一部有關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這半個世紀美國日常生活的影視劇,那麼他可能需要仔細研讀厄普代克的作品,正如今天中國人要拍攝明朝古裝劇需要看《金瓶梅》一樣。
在徐則臣看來,厄普代克這批“三零後”作家,跟中國的“五零後”作家很類似,是群星燦爛的一代。中國現今作家的中流砥柱幾乎都是“五零後”。無論在創作力和創作量上,還是在作家的象徵資本上,他們依然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一批作家,比如莫言、賈平凹、王安憶、韓少功、閻連科、阿來、劉震雲、馬原、張煒等。在中國的“五零後”作家中,誰與厄普代克更接近呢?徐則臣給出的答案是賈平凹。儘管賈平凹的作品中有拉美和中國民間神話影響的神鬼特色,但從寫作風格上看,兩者細膩的程度、“耐煩”的能力與觀察水平,都有相近之處。
在“歇斯底裡現實主義”類型的小說中,往往蘊含巨大的信息量,而小說功能和義務之一就是為當代生活留下足夠有效的信息和細節。徐則臣覺得,一部小說的細節是否有效,就像撓癢似的,“有時候,人感覺到自己身上哪個地方癢,去撓但可能撓得不徹底;而厄普代克,他總是準確地知道哪個地方癢,而且總是撓得很徹底,這就是一個作家對細節的落實能力。”如此把控之下,我們閱讀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說,如同於無聲處聽驚雷,於庸常處尋找生活之美。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董牧孜 實習生 周潔
編輯丨董牧孜,校對丨王心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直視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一地雞毛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