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奧運會對於年輕人吸引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必須變革。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7日召開會議,同意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滑板、攀巖和衝浪四個大項。
這其中,霹靂舞成了最受關注的焦點——在綜藝節目的不斷加溫下,中國霹靂舞人才輩出,已經儲備了豐厚的社會基礎。而在大眾認知的背後,則是要快速追上國際頂尖水平。
《這!就是街舞》中的地板舞。
霹靂舞入奧,大勢所趨
“霹靂舞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也與巴黎2024年奧運會希望呈現的內容不謀而合。我們希望舉辦一屆獨具創新、更接近年輕群體、更有都市氣息、更能走向場外的奧運會。”
在巴黎奧組委主席託尼·埃斯坦蓋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對於霹靂舞的期待。
霹靂舞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是街頭舞蹈的一種形式。1980年代進入國內之後風靡一時,馬路邊、廣場上,常能看到年輕人瀟灑地走起“太空步”,或是對著空氣“擦玻璃”。
在國內,霹靂舞電影《霹靂情》引發過社會熱潮。而在這兩年,圍繞《這!就是街舞》和明星導師的表演更是頻頻成為社交媒體的熱搜榜首。
綜藝節目,極大推廣了霹靂舞。
而在本次確定入奧後,網友又在微博瘋狂@第一代霹靂舞者、“顏王”孫紅雷……
對於國際奧委會而言,之所以選擇霹靂舞而不是其它街舞舞種,主要是由其本身的特點決定。
“實際上體操裡面也有一些霹靂舞的動作,有些體操運動員也會跳。”國內知名舞者、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副主任汪瀚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
“霹靂舞(相比其它舞種)更加貼近於體操,那些大眾化的動作是可以標準化的,可以像體操的動作那樣去打分。如果有心要把它變成體育項目的話,是可以的。”
中國選手商小宇在青奧會闖入八強。
人才儲備豐厚,緊追國際頂尖水平
事實上,在2018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上,霹靂舞就已經“試水”成為了比賽項目之一,中國選手商小宇闖入了男子八強。
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秘書長蘇潔當時也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霹靂舞人才儲備充足,“當時我們也摸了一下‘家底’,覺得我們霹靂舞項目的人才儲備還是很豐富的,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有很多愛好者,民間各種賽事活動也很頻繁。”
“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專門到現場觀看了商小宇的比賽,並給予他很大的鼓勵。這說明國際奧委會重視霹靂舞項目,也看好霹靂舞在中國的發展。”
商小宇已經有了代言。
但在去年6月,首屆世界街舞錦標賽在江蘇南京舉行,霹靂舞項目中國女選手的最好成績是晉級四強,而男選手則止步32強。
“目前中國的霹靂舞競技水平與世界頂尖高手還存在一定差距。”蘇潔也看到了差距,“但近年來我們同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的交流始終不斷,常邀請國外霹靂舞好手到國內參賽、交流。”
並且由於街舞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並不算長,文化的底蘊、科研等其他方面的保障也落後於歐美國家。
“保障上不去,針對選手的技戰術、心態等,專門做這方面的科研的人才比較少。國外會有更有優勢的訓練方法,以及他們所運用的運動康復理論、霹靂舞的技術理論等。我們還需要彌補。”曾代表中國參加青奧會的中國街舞隊主教練汪珅炅也提到了保障問題。
入奧,舞者沒了後顧之憂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運動大項、分項要列入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必須有公認的國際基礎,至少在75個國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個國家和3大洲女子中廣泛開展。
就這點來說,霹靂舞完全符合。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在當下的一些國際街舞大賽上,採取的評分方式就是綜合“技術分”+“藝術分”兩個部分來評分——霹靂舞正式入奧後,很可能也是採取類似機制。
不過登上奧運舞臺後,仍然還有一系列規則需要細化,比如音樂的使用標準,battle(舞者對決)的形式和公平性等。
此外,外界且不少街舞圈內部人士較為關心的問題是——將霹靂舞作為體育競技項目,可能讓它喪失自由、失掉選手的個性和對藝術性的傳達。
針對這一觀點,汪珅炅此前在採訪中也給予了否定。
“那是個人的不強大、不自信。為什麼不能作為體育項目?好的東西應該讓它各處發光,霹靂舞作為競賽項目,它只是千百種形式中的一種,霹靂舞依然還有藝術形態,未來它不會發展成競技體操,入奧需要我們舞者的支持。”
的確,對於入奧後,霹靂舞的發展,國內專業人士很有信心。
汪珅炅就預言,“未來5年,可能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投身到霹靂舞的事業。”
“首先就是人多,中國年輕霹靂舞選手的人口基數要比全世界任何國家都多,相對來說歐美國家選人條件沒有中國這麼豐厚,這是中國的很大優勢。”
“因為這個文化最早不是我們的,這也讓中國選手更加樂於學習,我們比國外選手更刻苦,備戰比賽我們幾乎從早到晚的訓練,這也是我們優勢。”
國內知名舞者汪瀚也曾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入奧給了從業者多一個出口,比如(舞者)以後年紀大了不能比賽,出去表演也少了。(入奧後)也多了個出路,可以噹噹體育老師、教練。”
與此同時,這也有助於外界消除對街舞的“偏見”,“現在很多父母還是會問,你跳舞以後能幹嘛,以後看到既能做舞蹈老師,還能做運動員,對改變社會觀念肯定有好處。畢竟舞蹈當下還是比較小眾的,如果把他變成體育健身就不一樣了。”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國舞者遠不止孫紅雷!正式入奧後,霹靂舞展現豐厚家底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