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長三角浙商(蘇州)論壇在江蘇蘇州舉行。這也是長三角浙商聯盟今年成立後,首次走出浙江省外舉辦重磅論壇活動。
外界不免好奇,一個是國內“最強地級市”,一個是“中國第一商幫”,兩者的接觸和結合,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呢?在被外界譽為營商環境最優區域之一的長三角“包郵區”,政界領導與商業領袖又是如何看待彼此、希冀對方的呢?
當沉穩的蘇商“遇見”進擊的浙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於長三角南北兩翼的江浙,自南宋以來,便是國內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蘇州更成為連接江浙滬的樞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浙商企業家紛至沓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蘇州投資創業發展的浙商超過30萬人,創辦企業達3萬家,資產總額近三千億元。2019年,在蘇州的浙商創造的產值超過1千億元,創造的淨入庫稅收超過百億元。可以說,浙商已成為推動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成為連接江浙滬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
當日,在長三角浙商(蘇州)論壇舉辦前,還舉行了蘇州市浙江商會成立大會。會上,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顧萬峰在寄語新成立的蘇州市浙江商會“成為推進蘇商、浙商交流合作的最佳平臺”。他引用了一組形象的比喻來描述了浙商與蘇商各自的性格特點。
他說,浙商好比錢塘江潮,奔騰激越,勇立潮頭、敢闖敢試,自帶“網紅”氣質;而蘇商就像太湖水,低調沉穩,水緩留聲,平時沉默不語,但亮出來的都是好成績,頗有“學霸”氣質。
“如果浙商、蘇商攜起手來,把各自的優點和基因能相互影響對方,將無往而不勝。”顧萬峰說,蘇商的沉穩、浙商的進擊相互結合,就可以“穩中有進”、可持續發展。
“蘇州是完全開放的市場,適合浙商發展”
長三角浙商論壇上,面對臺下數百位商界大佬,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還做了一番精彩的城市推介。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現場致辭 看蘇州APP 圖
在許昆林看來,放眼國內城市,蘇州有著堪稱最強的綜合比較優勢,體現在生態環境較好(“隨處可見湖景房”)、政府服務高效、營商環境最優、生活成本適中,而企業的社會信用尤其好。
據其透露,蘇州的銀行不良率0.56%、僅次於北京,這在蘇州9成企業均為民營企業的情況下,非常難得。可以說,蘇州是個“完全開放的市場”,“非常合適浙商發展”。
在致辭時,這座“國內最強地級市”的掌門人還“劇透”了幾組漂亮的“成績單”。比如,今年年底,蘇州的經濟總量有望達到2萬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300億,在國內所有大中城市中排在第4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完成進出口總額3110億美元以上,佔經濟大省江蘇的一半還要多……這也展現了蘇州經濟的活力和韌性。
此外,蘇州正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供給尤其高端資源額“短板”,不斷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使蘇州真正成為“創業者的樂園、創新者的天堂”。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滬蘇同城化”加快實施,許昆林希望浙商等投資者把握先機、展現作為,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不斷創造“新浙商新奇蹟”。
長三角浙商聯盟理事長、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王均金在代表廣大浙商企業致辭時表示,“創新”既是浙商的標籤,也是蘇州的標籤,在國內外形勢變化較大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浙商和蘇州都更加需要轉型,企業界希望能在蘇州找到更多的“突破點”。
他舉例建議說,相關浙江商會與蘇州政府方面能否探索出更高效的政企合作、政會(商會)合作的新模式,“讓項目更快找到資金,讓企業更快對接政府,讓政府更加熟悉企業”,“這樣(浙商企業)來一趟就能對接一批項目,來一趟就能對接出一批成果,我們的合作就可以良性循環”。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長三角浙商聯盟在蘇開會,“最強地級市”掌門人這麼推介城市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