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教育 澎湃新聞

86個項目,2557名選手參賽,所有比賽項目均服務於實體經濟……12月13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競賽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落幕。

最終,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1010名選手獲得優勝獎,13位選手獲得西部技能之星,36名選手獲評各參賽代表隊最佳獎,累計共有1350人獲得相關獎項。

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從參賽情況看,各地積極踴躍參賽,重在參與和交流提高。職業技能競賽是推動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摘金奪銀並不是唯一目的,關鍵是要通過辦賽、參賽,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多位參賽選手,記錄下了他們的參賽故事。他們均表示,通過這樣高規格的比賽,和高水平選手較量,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技能。

邵權,20歲,湖北

農村青年的“世賽夢”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邵權 受訪者供圖

“闖進世賽(世界技能大賽)”,是邵權參加本屆比賽的目標之一。

12月13日晚,成績揭曉,邵權獲得了增材製造項目第六名。進入前十,就可進入國家集訓隊,爭奪參加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資格,邵權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讀大三的邵權,來自湖北黃岡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務農,母親還患有慢性病,長期依賴藥物。今年20歲的邵權說,他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

在技能高考時,邵權考出了620分的優異成績,但他的選擇範圍卻很小,“不是哪個學校更好,而是哪個學校學費更低”。

“當時我可以上二本院校,但本科院校學費都很高,考慮到家裡負擔不起,還是決定選擇省內比較好職業院校。” 邵權說。

抱著“學好一門技術將來好找工作”的心態,邵權刻苦學習,在選撥賽中拔得頭籌。本屆大賽,湖北選派95名選手參與84個項目的競賽。邵權回憶,得知自己將作為增材製造項目湖北代表隊唯一的選手參加本屆大賽時,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從來沒有參加過這麼重量級的比賽”。

邵權表示,每一個技工學子都會有一個“世賽夢”,世賽於技工學子而言,就像奧運會對運動員們的意義。在國賽獲得好成績後,可以得到衝刺世賽的資格,“這種興奮是無法想象的”。

增材製造項目有四個模塊,分三天進行,“整個比賽過程還是很順利的,雖然也有失誤,但總體表現我覺得還是很好的”。邵權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對設備有點陌生,“我們學校沒有配備數控銑床設備,在比賽之前接觸得比較少,國賽的設備也比省賽高級很多,之前沒用過,所以見到設備後只能是看臨場發揮”。

“我自己覺得比賽表現還不錯,應該可以進前十,但想到這些參賽選手都是全國各省市挑選過來的,又有點兒擔心。”在增材製造項目在26名參賽選手中,邵權拿到了第六名的成績,按規定獲得了進入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的資格。

“我對這個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達到了自己的目標。”邵權說,聽說國家集訓隊訓練辛苦,且淘汰篩選機制殘酷,但有機會衝刺世賽,能夠代表國家參與世賽,依舊是他的夢想。

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40歲,新疆

通過比賽,提高了技能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 受訪者供圖

來自新疆和田地區的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出生於一個“木工世家”,他的爺爺、父親都是木工。從小,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就學習木工,他常做木盆、葡萄架、籠子、傢俱等木製品。

如今,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把自己的木工手藝發揚光大,他在和田一家技工院校當老師教木工,“我熱愛木工,一直以木工為職業,木工也維持著家用”。

作為新疆選手,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木工項目,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如此大的比賽,既興奮又緊張。本屆大賽,新疆代表團派出78人參與68個項目的比拼。

木工項目有20多名選手參賽,多是年輕小夥子,也不乏老師傅,本屆大賽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就出自木工項目,是來自天津的58歲張井研。多年的技術沉澱,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對自己的手藝很有信心,覺得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就在比賽前兩天,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去熟悉場地、設備,遇到了難題。他發現比賽的切割等機器設備較新,不太會用;比賽流程需要提前熟悉,但他不會國語,和裁判交流不暢。為了克服難題,新疆人社廳給他安排了一名翻譯,裁判組重點照顧他,安排人給他進行一對一的培訓、講解。

“剛來時生疏,有點擔心。”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說,由於準備工作到位,進入比賽後,自己發揮了應有的水平。

第一天比賽結束後,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順利完成了當日的比賽任務,並獲得了裁判的肯定。他的心情不錯,對後續比賽充滿的期待,笑著說“希望拿到前三名”。

最終,如則託合提·麥提如則的成績在中下水平。他還是很開心,說這次比賽學習到了很多,提高了自己的技術。

王韜,19歲,安徽

學好技能,找個好工作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王韜(左一)和搭檔郭成成 受訪者供圖

安徽97位選手參加本屆大賽全部86個項目,19的王韜是其中一位,他和大他一歲的搭檔郭成成一起參加工業4.0項目的角逐。比賽結束後,王韜估計,他們的成績只有中等,這離賽前的目標有點差距,略顯失落。

公開資料顯示,工業4.0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深刻影響製造和生產過程的新型生產製造模式,工業4.0項目是指考核這種“智能製造”的競賽項目。本屆大賽的工業4.0項目有27支隊伍參賽,分為5個模塊,每支隊伍由2名選手搭檔配合完成。

對於王韜、郭成成來說,這是一次挑戰。王韜是六安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因表現突出,被挑選進入學校技能競賽集訓隊。2019年11月,他獲得六安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一等獎。

2020年6月,學院組織工業4.0項目集訓隊,王韜和搭檔郭成成被選中。王韜說,比賽項目轉變為工業4.0,“有點跨專業了,原來學的基本上是自動化,工業4.0涉及到計算機方面,有點吃力”。

經過辛苦備戰,王韜和搭檔郭成成在省選撥賽上獲得工業4.0項目的第一名,並拿到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入場券。

回顧此次大賽,王韜表示,在備戰工業4.0中,他們學習到了很多新知識,尤其是計算機方面;通過這次高水平比賽,與強隊較量,他們也學習到了很多其他隊伍的優點;回去之後,他們要繼續學習,補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短板。

據學院介紹,王韜的職業技能脫穎而出,得益於他的刻苦訓練。“在集訓隊的那段日子裡,業餘時間全泡在實訓場地裡,隊裡十幾個人,每天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王韜說,備戰的兩個月,他早上8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過著宿舍、食堂、實訓基地和廁所的“三點一線”生活。

這股吃苦耐勞的勁,和王韜迫切想通過技能改變命運的想法分不開。王韜的家庭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常年患病,一家人的生活靠母親務農、做小生意的微薄收入支撐。和王韜一樣,本屆大賽有來自30個省份的14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選手,佔參賽選手(2557名)的5.5%。其中,10人(含10人)以上的省份是貴州15人、甘肅12人、重慶10人。

“想把技術學好,在自動化方面找到一個好工作,給家裡減輕經濟負擔。”王韜說。

朱惠珊,19歲,廣東

“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朱惠珊 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圖

在2565名選手中,女選手439名,佔比17%,19歲朱惠珊是其中之一。本屆大賽,作為東道主,廣東派出97名選手參與全部86個項目的角逐。朱惠珊代表廣東,參與汽車噴漆項目競賽。

要獲得這個參賽名額,對於朱惠珊來說,並不容易。朱惠珊是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的學生,學汽車維修四年,是該專業唯一的女生。她的教練陳進輝表示,在汽車維修領域,女學生非常罕見,“剛好有一個女學生讀汽車維修,又剛好對汽車噴漆感興趣,還能吃苦,最後成績很好”。

陳進輝直言,相比男生,女生在汽車噴漆項目中會有一個明顯的劣勢,那就是體能。該項目體力消耗大,需要連續作業幾個小時,女生要想出成績,付出肯定要比男生多。

朱惠珊表示,很少有女生報汽車維修,而她喜歡動手,覺得其他專業“太安靜”了;具體到汽車噴漆,刮灰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對手指的力量控制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長時間練習;可能很多女生會覺得汽車維修、汽車噴漆等很累,還很髒,心理有牴觸情況,但她喜歡這個行業,這些不會對她造成困擾。

在朱惠珊看來,最難的還是體力,比賽要連續進行4個小時,這對她是個嚴峻的考驗。為了增加體能,除了日常的跑步,自今年3月起,她每天會練習啞鈴。

學校經過選拔,最初有5人進入汽車噴漆項目的訓練中,除了朱惠珊,其他都是男生。最終,朱惠珊脫穎而出。朱惠珊說,在過去的選拔賽等比賽中,她的對手都是男生。

和男生相比,朱惠珊認為,除了體能的弱勢,自己還不夠果敢,有點猶豫,她會在訓練中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想辦法去彌補。此外,在接受能力上,自己也有點慢,但她會“笨鳥先飛”,會花更多的時間來練,“當別人在玩時,我也在練”。

本屆大賽的汽車噴漆項目,共有32名選手參賽,除了朱惠珊,還有一名福建的女選手。這是朱惠珊第一次在比賽中遇到女選手,她特意和對方聊了聊,如何訓練,怎麼增強體力,為什麼要做噴漆......她發現,對方的實力不差,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正式比賽時,雖已做足準備,朱惠珊還是有些緊張,她通過和其他選手聊天,轉移注意力,去上廁所,在腦海裡把流程走一遍等方式給自己減壓。比賽結束後,她覺得自己是正常發揮,但也留下了遺憾,拋光時失誤了,“當時已經很好了,但想做得更好,就過了頭,拋光拋穿了”。

朱惠珊獲得第五名,一個不太讓她滿意的成績,“每個人都是衝冠軍來的嘛!”這個成績可確保朱惠珊進入國家隊的集訓名單,她覺得還有機會,“一步步來,遇強則強的信心還是要有的”。

“我相信技能可以改變命運,而且我熱愛這個項目。”朱惠珊說,想跟實力強的選手學習交流,想跟他們同場競技,想讓自己技術達到更高,“(通過比賽)眼界開闊了,來到了更大的舞臺,心態方面更加的堅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讓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選手:“我想更加努力,到更高的地方去”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