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數碼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天地差異地月差異致嫦娥五號任務難度更大 因此工程技術人員在研製初期就進行了大量分析,還有精確的設計工作,進行了大量的仿真計算,以此吃透技術、摸透產品 超過4年 (2020-12-17)
文化 亞非作協、塔什幹亞非拉電影節:被遺忘的第二、三世界紐帶 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間的這些文化聯盟從來沒有實現它們所宣稱的目標——在文學和電影上從西方獨立出來。但是,它們確實建立了恩古吉·瓦·西翁戈(東非作家)所說的... 超過4年 (2020-12-15)
體育 火箭“寵溺文化”的惡果:他們製造了一個想要掌控一切的哈登 火箭不會對哈登說“不行”過去八個賽季,火箭經歷了兩任老闆和四位主教練,唯一不變的是,哈登永遠站在火箭最高的位置上 超過4年 (2020-12-17)
文化 貝多芬誕辰250年︱《費德裡奧》:“拯救歌劇”的時代回聲 1814年歌劇《費德裡奧》的公演海報一、唯一的《費德裡奧》《費德裡奧》是貝多芬的“獨生子”,但這不意味著貝多芬排斥歌劇體裁 超過4年 (2020-12-15)
文化 《考古拾趣》裡,那些有趣的考古與“有心人” 這裡面,有他在考古發掘、調查記錄、製作拓片的工作片段,有圍繞著觥籌交錯的生活趣事和家庭生活的追憶,也有與東西方漢學家的交往點滴等 接近5年 (2020-11-24)
文化 胡蝶結婚紀念銀盃裡的“白銀芳華”,銀器見證商貿變遷 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如清中期的花鳥龍紋銀壺三件套、清晚期的人物故事紋飛翼龍柄銀盃、民國時期的張石川贈胡蝶結婚紀念銀盃……... 超過4年 (2020-12-16)
文化 譚維維《3811》:即使社會意義大於藝術價值,也值得喝彩 但更雋永,因為表達普遍的人類情感,不像很多現世諷喻詩,時過境遷後因為缺乏藝術價值,而很快陳舊過時。如果沒有文案解釋“章存仙”是譚維維勇敢追求愛情的三姨,單... 超過4年 (2020-12-15)
文化 書單|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2020年10月為紀念這座六百年的偉大古代建築群,古建築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親自執筆,創作了《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向讀者講述了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 超過4年 (2020-12-14)
文化 從“尋海派” 到“望國際”,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今啟動 明當代美術館“遊戲的人”展覽現場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第十一屆上海粉畫展”等以彰顯海派文化“... 超過4年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