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報道,在中國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曾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累計獲得月球樣品近380公斤。
全文203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中國嫦娥五號正在月球表面“挖土”。
據央視新聞消息,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之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多國航天機構表祝賀
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視覺中國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開始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預計這個過程將持續2天。
嫦娥五號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樣品,這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也能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在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之後,多國航天機構對中國表示祝賀。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空間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
在此次嫦娥五號任務中,歐空局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為嫦娥五號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圭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了數小時的追蹤。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之時,歐空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的馬斯帕洛馬斯地面站接收信號。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也對中國表示祝賀。NASA科學任務部副主任托馬斯·祖布興(Thomas Zurbuchen)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祝賀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這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他還表示,“當收集到的月球樣品送到地球后,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這一珍貴的物品進行研究、從中受益,並最終推動整個國際科學界的進步”。
━━━━━
中國或成第三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
如果一切順利,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也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首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
據BBC報道,在中國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曾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累計獲得月球樣品近380公斤。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先後於月球表面採集了2315塊樣本,帶回了總計大約380公斤的月岩與月壤樣品。美國的月球樣品,基本上都是宇航員帶回來的。
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也通過月球16號、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三個無人探測器,帶回大約324克的月岩與月壤樣品。前蘇聯最後一次月球24號任務是在1976年,此後44年間,人類一直未獲得新的月球樣品。
▲月球20號返回艙。/圖片來自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官網
嫦娥五號此次計劃帶回新的月球樣品,為何受到全球廣泛關注?一個原因是,此前收集到的樣品,大部分都“太老了”。
據BBC報道,美國和前蘇聯收集到的樣品大部分都非常“老”——超過30億年。但嫦娥五號降落的呂姆克山的樣品,大約在12億年至13億年之間。對新樣品的研究,將有助於瞭解月球的地理歷史。
━━━━━
除月球外,人類還獲得過哪些地外星球樣品?
人類對於地外星球的興趣一直非常濃厚,而採樣返回(Samples Return)——也就是用具有采樣返回功能的空間探測器在地外星球採集樣本並送回地球,則是人類瞭解地外星球的一個重要途徑。
除月球外,人類還對彗星、太陽、小行星進行過採樣返回探測,併成功獲得一些地外星球的樣品。
1999年,美國發射了“星塵號”(Stardust)彗星探測器。2004年,“星塵號”和“懷爾德2號”(Wild 2)交會,遭到數百萬彗星微粒的撞擊。隨後,“星塵號”於2006年將45公斤星際塵埃帶回地球。這是人類首次帶回彗星樣本。
▲星塵號。/圖片來自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官網
2001年,美國發射了“起源號”(Genesis)空間探測器,以收集太陽風粒子的樣本。“起源號”在日地拉格朗日1點累計採樣850天,採集到了大約10-20微克太陽風粒子。2004年探測器返回艙在下降過程中因撞地而遭到損壞,最終NASA只收集到了部分太陽風粒子。
2016年,美國發射了“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以採樣貝努小行星(Bennu)。“冥王號”2018年8月抵達貝努,之後開展了為期兩年的科學研究。今年10月20日,“冥王號”探測器採集到了樣本,預計將於2023年9月返回地球。這將是美國首次採集到小行星樣品。
除美國外,日本的“隼鳥號”(Hayabusa)小行星探測計劃,目的也是採集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2003年,日本發射了“隼鳥1號”探測器,成功採樣糸川小行星,並於2010年帶回地球。這也使得日本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球之外的原始小天體上採樣並帶回地球的國家。
2014年,日本發射了“隼鳥2號”探測器,採樣“龍宮”小行星。據日媒報道,“隼鳥2號”已經成功收集樣本,預計將於本週末返回地球。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采樣返回任務正在進行中。俄羅斯的“月球-國際”探測器計劃在2027年對月球進行採樣返回任務,2020年代末期將對火星進行採樣返回任務。日本計劃在2024年通過火星衛星探測項目(MMX)對火星衛星(Phobos)進行採樣返回任務。中國、美國以及歐洲也正在計劃火星採樣任務。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嫦娥五號在月球“挖土”,人類還獲得過哪些星球的“土”?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