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月亮上的土,究竟長啥樣?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001號”,面向公眾展出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艙安全著陸,帶回了1731克的月球樣品,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是航天強國建設徵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約4年 (2021-02-28)
科學 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揭曉:“嫦娥五號”“奮鬥者”號入選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趙竹青)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佈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積極應對新冠肺炎... 約4年 (2021-02-27)
科技數碼 弘揚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他強調,要弘揚探月精神,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勇攀科技高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不斷推進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為人類和平利用... 約4年 (2021-02-27)
科技數碼 美國通過月球法案,禁止別國靠近阿波羅登月痕跡,想掩藏什麼 上個世紀,美國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並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不久前,美國通過了一份法案,法案中規定,任何國家登月之後都不能靠近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留下的痕跡 超過4年 (2021-01-22)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又一黑科技,可大幅提升人體極限,我國已大規模裝配 機械外骨骼的作用根據報道,四子王旗著陸場的地面搜索人員配備上了一種新的裝置——機械外骨骼,這種裝置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在搬運物資的時候省去大半力氣,還能對工... 超過4年 (2021-01-22)
科學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 超過4年 (2021-01-21)
科學 押題:1731克月壤的最全科普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嫦娥五號順利返航,讓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能夠成功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和巖石樣品並帶回地球的國家 超過4年 (2021-01-14)
科學 回顧2020,兩院院士評選出的這些科技進展值得關注!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 超過4年 (2021-01-20)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拓展任務要飛去哪?做什麼?聽專家詳解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順利執行規避機動 超過4年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