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實現“繞、落、回” 航天“黑科技”來幫忙

科技數碼 新華社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胡喆)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完成移交後,整個任務正式從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研階段。嫦娥五號在驚心動魄的23天探月之旅中,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創造了多箇中國“首次”和世界紀錄。日前,記者前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一探該院多種保障嫦娥五號順利“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雷達眼”凝望注視火箭飛行

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帶著焰尾拔地而起的幾分鐘內,該院23所兩部固定式脈衝測量雷達快速採集著火箭的飛行信息,確保指控中心能第一時間掌握全局,做好安全控制。

這是雷達測量的第一棒。從點火的那一刻開始,23所探測雷達像兩雙“鷹眼”,緊盯火箭飛行。據相關科研人員介紹,這兩部測量雷達主要用於運載火箭發射上升段的外彈道測量,為發射場指控中心實時提供火箭距離、方位、俯仰等精確座標信息和徑向速度數據,一旦火箭飛行出現偏移軌道的狀況,即刻就能發現。

因為不受雨雪颱風等天氣因素影響,在火箭飛行觀測的初始階段,它們扛起了“大樑”。據介紹,這種測量雷達先後圓滿完成長徵七號、長徵五號首飛等數十次飛行任務,為嫦娥五號飛行保駕工作奠定紮實基礎。

“助聽器”讓“嫦娥”更“耳聰”

在此次任務中,該院23所還提供了另外一個“神器”——自主研發的聲表面波濾波器,它們同時安裝在嫦娥五號及長徵五號火箭中,主要應用在測控、應答機等分系統,全力保障嫦娥五號信號接收、過濾雜波,以及各分系統信號接收、處理,就像“助聽器”一樣,讓“嫦娥”更“耳聰”。

“航天器發射中一旦有了信號幹擾,地面接收到的信息就好比接聽串了線的電話。”相關人員介紹說,聲表面波濾波器能夠輕鬆過濾掉各種幹擾信號,保證發射場指控中心可以清晰接收準確信號。

“聽診器”穩住探月“脈搏”

嫦娥五號的頻率信號如同人體的脈搏,脈搏的穩定是它穩定正常工作的前提。

二院203所研製生產的數百隻自主可控晶體元器件,作為嫦娥五號中電子設備的心臟,如“聽診器”般牢牢穩住嫦娥飛行的“脈搏”。包括晶體振盪器、石英諧振器等在內的多種型號晶體元器件為嫦娥五號的發射、測控、在軌飛行、採樣、返回等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頻率信號。

據介紹,203所研製生產的某型高性能時鐘晶體振盪器,可以說是“功勳”產品,此前已大量運用在探月工程中。此次,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它再次成為多面手,從充當“千裡眼”和“順風耳”的通信設備、控制嫦娥精準著陸的控制系統,到拍攝“廣寒宮”的光學電子設備、控制嫦娥採樣返回的控制系統,處處都有它忙碌的身影,全力保障嫦娥五號在遙遠的太空中“控得住”“採好樣”“順利返回”。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實現“繞、落、回” 航天“黑科技”來幫忙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實現“繞、落、回” 航天“黑科技”來幫忙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