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回家之路又傳新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後,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
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嫦娥五號探測器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示意圖
後續,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星下點軌跡
當軌返組合體距離地球5000公裡時,軌道器完成“地月巴士”的最後使命,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獨自預備返回地球。當返回器帶著月球樣品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向地球飛來時,飛行速度接近每秒11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這將創下中國航天器再入速度之最,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
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示意圖
為了讓返回器減速飛行,保證嫦娥五號闖過回家的最後一關,我國創新性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該方案就像在太空打水漂一樣,整個再入返回過程就是讓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後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最終確保嫦娥五號能安全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目標地球!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