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2時,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並已按預定形式
將樣品封裝保存在
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完成月面工作後,
嫦娥五號就要踏上歸途。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
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探測器經受住超過
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
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
方面的條件約束,
依託全新研製的
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
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
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
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其中,鑽具鑽取了
月面下的月壤樣品,
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
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為確保月球樣品
在返回地球過程中,
保持真空密閉以及
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
進行了密封封裝。
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
降落相機、全景相機、
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
等多種有效載荷,
能夠在月表形貌及
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
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
發揮重要作用。
探測器鑽取採樣前,
月壤結構探測儀對採樣區地下
月壤結構進行了分析判斷,
為採樣提供了數據參考。
採樣和封裝過程中,
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
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
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
並全程模擬採樣,
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
提供了重要依據。
完成採樣任務後,
攜帶月球樣品的
上升器從月面起飛,
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
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上升器
與軌返組合體分離。
隨後,軌返組合體踏上歸途,
二者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
飛到距地球數千公里時分離。
最終,返回器採用半彈道跳躍
再入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
落至預定的著陸場。
嫦娥奔月大事記
11月24日 4時30分
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11月24日 22時06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 22時06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11月28日 20時58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11月29日 20時23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
11月30日 4時40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12月1日 23時11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併成功著陸,準備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12月2日 4時53分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12月2日 22時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圖片 | 國家航天局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打包完“土特產”,“仙女”準備回家咯!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