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舒適大床嗎?
不是,如今的床,差不多成為了人類更安逸玩手機的場所。
是數學課的課桌嗎?
也不是(吧),雖然對於部分童鞋來說能夠快速睡著,但是睡得並不踏實。得時刻提防突然飛來的粉筆頭。
我來揭曉“正確”答案:
是媽媽的臂彎
難忘那個秋天,打麻將的媽媽把我抱在懷中,邊搖邊摸牌。媽媽贏了錢,我得到了一場酣暢的睡眠
是外公的搖椅
僅需一張搖椅,一把蒲扇,一個外公,躺上去,能睡一個夏天
是嬰兒床
是火車、高鐵、公交車……
這些場所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
按照常理來說,大家睡覺的時候都是不希望被打擾的,誰給我搖醒了我得跟他急眼。
話雖是這麼說,但是大夥兒一個個的又在各類交通工具上睡得賊香,哪哪都能解鎖新的睡眠姿勢。
搖一下就能增加入睡buff,這到底是巧合還是真有關係?
為了揭開搖一搖和睡得著之間的聯繫,美國託馬斯·傑斐遜大學的研究團隊出手了。
他們利用果蠅建立了模型系統(因為果蠅的睡眠表現出了人類睡眠的幾個關鍵特徵,並且基因組簡單,可作為了解關於睡眠神經系統和遺傳的強大模型系統),來研究通過振動誘導的睡眠機制。
首先為了測試搖一搖會不會讓果蠅陷入“沉睡魔咒”,研究員首先把裝著果蠅的檢測箱放置在多管渦旋儀上方大概40cm的架子上,讓其產生的柔和小幅度振動帶動著果蠅的臥室實現搖一搖功能。
在經過適應並且建立了一天的基線睡眠/覺醒行為後,對三種不同品種的果蠅開始了連續振動一天的“魔鬼”行為。並且在振動期間保持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的條件。
不出意外,在振動期間,三種品類的所有果蠅的睡眠時長都顯著增加。並且對於會吵醒它們的光照反應減弱。這表明振動確實會誘發果蠅的睡眠,並且不受光照影響。
那麼這個振動引起的睡眠質量怎麼樣呢?研究人員把某一品類的雌性果蠅單獨拎出來做實驗,在一天中對它們進行了6小時的搖一搖服務,並在大家午睡的高峰期結束振動。
在振動期間,所有的果蠅幾乎都睡著了,結束振動後表現出比基線睡眠醒後更清醒的狀態,並且搖睡醒過來之後的6小時睡眠明顯減少。這表明,睡眠在振動過程中更加穩固,也就是說“搖睡”也許還睡得更香。
但是究竟能“香”到什麼程度,一方面取決於振動的頻率和幅度,另一方面還跟各蠅的基因相關。並且在研究中發現,在振動誘導入眠的過程中,有多個感官系統都參與了並一同導致這個結果。
多組數據表明,柔和的機械感刺激可以促進果蠅的睡眠,在連續的振動中,果蠅們入睡更快,睡眠時間更長。相比較於基線睡眠,“搖睡”的睡眠程度也許更深。
所以,失眠的朋友們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哪裡是當代人類快速入眠睡個好覺的主場地?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