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壓力時,你並沒有達到最佳狀態。事實上,你的大腦已經進化了數千年,在壓力情況下釋放皮質醇,抑制理性的邏輯思維,但可能會幫助你生存,比如被獅子襲擊。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列維京(Daniel Levitin)認為,當你的思維變得模糊不清時,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在緊張的情況下犯下重大錯誤 - 驗屍。“我們現在都會失敗,”他說。“我們的想法是提前考慮這些失敗可能是什麼。”
【TED演講:遇事兒的時候如何做到處亂不驚?】人在面臨壓力時,頭腦往往被烏雲覆蓋,導致思維不夠清晰,從而難以做出正確和理性的判斷。Daniel Levitin先生這次在臺上將和大家分享他的一次尷尬經歷、一組驚人的數據和一個絕妙的方法來教大家如何做到處亂不驚,臨危不懼。
譯文
幾年前,我闖入了自己的家。我開車回到家,在蒙特利爾的寒冬,大約午夜時分,我開車從城鎮一邊到另一邊,去看望我的朋友Jeff,門廊上的溫度計顯示零下40度-不需要知道是攝氏度還是華氏度,到了零下40度,兩個溫度顯示都一樣。天氣非常冷。當我站在門廊,摸索著我的口袋,發現找不到鑰匙。實際上,我透過窗戶能看到我的鑰匙,我把它們留在了餐桌上。我趕緊圍著房子轉,找能進去的門和窗戶,而它們都被鎖緊了。我想到打電話給鎖匠,至少我還有手機,但在午夜,鎖匠要過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並且天氣真的很冷。當晚我又不能回朋友Jeff的家,因為第二天我要坐早班機到歐洲,必須要進屋裡拿護照和行李。
因此,在絕望和寒冷中,我找到一塊大石頭,打破了地下室的窗戶,清理了玻璃碎片後,我爬進屋裡,找到了一塊硬紙板,用膠帶把它封蓋在打破的窗戶上,我想著早晨去機場的路上,可以打電話給承包商,請他來修理窗戶。修理費會很昂貴,但不會比在午夜時找鎖匠來開鎖更貴,所以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打破了窗戶,還還劃得來。
我是一個職業的神經科學家,我大概知道在壓力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大腦會釋放皮質醇引起你的心率加速,它調節你的腎上腺素水平並阻礙你的思維能力。第二天早晨,我醒來的時候嚴重睡眠不足,還在擔心窗戶上打破的洞,心裡想著必須打電話給承包商,還有天氣非常寒冷,在歐洲有個會要開,還有,因為我大腦釋放的皮質醇,我的思維變得混沌,但我沒覺察到它很混沌,因為我的思維很混沌。
直到我在登機手續辦理櫃檯時,才意識到我忘了帶護照。
於是,我在冰天雪地中用了40分鐘趕回家,拿了護照後,又趕回機場,剛好趕上了飛機,但他們已把我的座位給了別人,我不得不坐在飛機最後一排,緊挨著洗手間,在八個小時的飛行中,我的座椅都不能往後傾。於是我就有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因為我在八小時中無法睡覺。
我開始想,我能做些什麼,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防止不好的事發生呢?或者至少,就算不好的事情真的會發生,也能把損失降到最小。所以,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我沒有想出來,直到一個月後,我和同事,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Danny Kahneman去吃晚餐,我有點尷尬地告訴他,我打破窗戶爬進屋裡,還有忘記拿護照的事,而Danny和我分享他一直在練習的稱為“預測後見之明”的東西。
這是他從心理學家Gary Klein那裡學到的。Gary前幾年已經寫了這個理論,也稱為“事前剖析”。你們都知道事後剖析是什麼意思。每當有災難,一個專家小組就會前去調查,嘗試找出導致災難的原因,對吧?而Danny解釋,在事前剖析中,你要預測,嘗試想出可能出錯的所有事情,然後你要嘗試可能的方法來防止這些錯誤發生,或將損失降到最小。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們談談關於在事前剖析中,我們能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方式是顯而易見的,而有些則不那麼明顯。我先談顯而易見的方式。
在家裡,指定一個地方,放容易丟失的東西。這聽起來就像是常識,也的確是,但這符合我們空間記憶的工作原理,有很多科學依據支持這一點。在我們大腦裡,有一個叫海馬體的結構,已經進化超過數萬年了,它可以追蹤重要東西的位置-例如,水井的位置,能夠發現魚的地方,果樹的位置,以及友好物種和敵對物種分別居住在哪裡。海馬體是大腦的一部分,倫敦出租車司機的海馬體結構通常比常人要大。鬆鼠能找到堅果,也要歸功於它們大腦的海馬體。你們可能對這點感到疑惑,但有人的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切掉了鬆鼠的嗅覺器官,鬆鼠仍然能找到它們的堅果。它們不是用嗅覺,而是用大腦的海馬體,這個進化完美的大腦機制是用來找東西的。但只是對找固定的東西比較有效,找會移動的東西卻不是很管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常找不到車鑰匙,老花鏡和護照。所以,在家裡指定一個地點存放你的鑰匙。門上的掛鉤,或是一個裝飾碗。一個在特定的抽屜存放你的護照你的老花鏡要放在特定的桌子上。如果你指定了特定的地方,並且一絲不苟地做這些事,當你尋找它們時,這些東西總是會在那裡。
關於旅行呢?用手機拍下你信用卡的照片,還有你的駕照和護照,把這些照片發到你的電子郵箱,儲存在數據雲端。如果一旦丟失或被盜了,你可以很方便地用電子件代替它們。這些是一些顯而易見的事前剖析方法。記住,當你有壓力時,大腦會釋放皮質醇。皮質醇是有毒的,它會導致思維不清晰。所以,做事前剖析的練習,是要認識到在壓力下,你不是在最佳狀態,你還應該把事情做到井然有序。不過也許沒有什麼比你要做醫療決策更緊張的情況了。有時,我們都會經歷這種事情,我們必須要做出一個很重要的決策,為我們自己或自己愛的人做醫療決策。
所以,我想談談這個話題。我要說一個非常特殊的醫療情況。但它代表了各種決策:醫療決策,當然還有財政決策和社交決策-任何你必須做的決策,可以讓你從理性的事實評估中受益。假設你去看醫生,而醫生說,“我剛拿到你驗血結果,你的膽固醇有點高。”你們都知道,膽固醇高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所以,你會想高膽固醇不是一件好事,那麼醫生會說:“我給你開點藥,幫助你降低膽固醇,他汀類藥就可以。”你可能已經聽說過他汀類藥物,現如今是醫生開的最多的處方藥之一。你甚至可能認識服用這藥的人。於是你想“好吧,給我他汀類藥。”但這個時候,你必須問一個問題。
一個許多醫生不願談論,製藥公司更不喜歡談論到的一個統計數字。這個統計數字就是,治療所需人數。這是什麼意思呢,治療所需人數(NNT)?它是指多少人服用了某種藥,或接收了手術或其他任何治療方式,才會有1人收益。你心說,這是哪門子統計數字?這數字應該是1啊,如果這藥對我沒有幫助,那醫生就不會開給我。但實際上,醫療實踐不是這樣運行的。這不是醫生的錯,如果是某些人的錯,那就是像我一樣的科學家的錯。我們還沒有想出足夠好的運作機制。但據葛蘭素史剋制藥公司(Glaxo Smith Kline)估計,90%的藥品只對30%到50%的人有用。所以,這種最廣泛的處方藥的治療所需人數,你們猜是多少?多少人要服用它才會出現一個受益的人?300。這是根據研究工作者Jerome Groopman和Pamela Hartzband做的研究得出的數據,這項研究由Bloomberg.c OM權威網站獨立證實過。我自己想了一下這個數字。必須有300人服用此藥一年,才能預防一起心臟病,中風或其他疾病。
現在你可能在想,“好吧,還有300分之1的機會可以降低我的膽固醇。為什麼不服用呢?醫生,給我開這個藥。”但是你應該問醫生,有關這藥的另一個統計數字,那就是,“告訴我這藥的副作用。”對吧?那麼針對這種藥,副作用會發生在5%的患者身上。這些副作用包括一些可怕的情況-肌無力,關節疼痛和腸胃不適-但你可能覺得:“才5%的比例,不太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還是會服用它。”但是,請等等。記住在壓力下,你可能思維混亂,不能考慮清楚。所以,要提前思考一下你該如何做,這樣你就不用事到臨頭時再去進行一連串的推理了。300人要服用這藥,才會有一個人受益,對吧?300人中5%的人會受藥物副作用的影響,也就是15人。你受藥物副作用傷害的可能性是你受益於藥物的15倍。我並不是想表明你該不該服用他汀類藥物。
你想問醫生的問題,這樣會深入推進你和醫生的對話。畢竟你不想事到臨頭再來思考所有事情。而且你也需要考慮一下生活質量。因為通常你是有選擇的,你想要較短的沒有痛苦的人生,或想要較長的最終要承受巨大痛苦的人生呢?這些都是現在需要談論和思考的問題,和你的家人,愛人一起。
你可能會在事發時改變你的想法,但至少你練習了這種思維方法。請記住,我們的大腦在壓力下會釋放皮質醇,在那一刻發生的一件事是你整個思維繫統似乎停工了。這裡有一個進化方面的原因。和一個捕食者面對面時,你不需要你的消化系統,性慾或者免疫系統的幫助。因為如果你的身體忙著在這些事情上進行新陳代謝,你就不能迅速作出反應,那麼你可能會成為獅子的午餐,然後那些事情也就不重要了,不幸的是,在緊張時,其中一件會出錯的的英文事情理性地,有邏輯地思考。丹尼卡尼曼和他的同事已經證明瞭這點。所以,我們需要培養自己超前思考的習慣,去面對這類事情。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認識到我們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
我們都會不時地經歷失敗,事前剖析就要超前思考可能的失敗會是什麼,井然有序地做事有助於把傷害減到最小,或者在第一時間防止糟糕的事情發生。說回到我在蒙特利爾那個冰天雪地的晚上。當我從歐洲返程回到家時,我的承包商在門旁邊安裝了密碼鎖,還有一把鑰匙以及一個簡單易記的密碼。我不得不承認,我還是有一堆沒有分類的信件,以及一堆沒有處理的郵件。
我還沒能完全做到井然有序,但我把井然有序做事看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正在慢慢實現這個目標。
動圖來自
Tony Babel
編輯/排版:Danny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TED演講:遇事兒的時候如何做到處亂不驚?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