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體長近1米、飛起來像戰鬥機,首次在十三陵地區露臉的是什麼鳥? 調查人員說,白尾海雕應當是遷徙路過北京地區,在發現這裡水面開闊、食物充足後決定留下來的。調查隊伍還發現,今年冬天,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蒼鷺、綠頭鴨等8種... 4年多 (2021-01-04)
科學 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未來將打造全球“最亮光源”! 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 4年多 (2021-01-06)
科學 喜訊!大科學工程“拉索”首個探測器陣列建成 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 4年多 (2021-01-05)
科學 三峽大壩攔了那麼久,裡面的魚長多大了呢? 三峽大壩的成功建立不僅在防洪、航運和發電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對長江魚類的生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麼三峽大壩裡面的魚如今生長狀況如何呢 4年多 (2021-01-01)
科學 終於定了!4月1日中國將有大事發生,全世界目光彙集東方 據瞭解,從4月1日開始,全世界的國家都可以通過網絡方式向中國天文臺進行觀測申請。這次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給這些外國科學家們的觀測時間大概只佔了10% 4年多 (2021-01-06)
科學 “啪!沒了” 小朋友哭了,泡泡科學家卻玩出了花 艾格尼斯·普克爾(AgesPockels)Wikipedia.org她所研究的表面張力,如同一張可以自我修復回彈的皮膚,是形成泡泡和維持泡泡形狀的原因 4年多 (2021-01-06)
科學 楊振寧98歲仍健在,他的3個孩子現狀如何呢?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提起楊振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在物理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而他一生也幾乎都是在物理研究中度過,自17年回國之後,更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年多 (2020-12-28)
科學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比預期更強烈、更迅速 在當天召開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巢清塵對氣候變化形勢進行介紹,分析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她指出,氣候變化對全球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感... 4年多 (2020-12-31)
科學 2021年“科學探索獎”申報啟動 繼續資助青年科學家投身基礎研究 據介紹,“科學探索獎”三年前於騰訊公司成立20週年之際設立,目前已經資助了10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他們有多人擔任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首席科學家,致力於關鍵領域... 4年多 (2021-01-01)
科學 數學史上10個備受質疑的偉大時刻 像亞裡士多德和柏拉圖這樣的哲學家,他們反對絕對的無窮這種概念,於是有數學家們就想出了別出心裁的辦法來規避無窮在幾何裡的發展,比如小亞細亞尼多斯的歐多克索斯... 4年多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