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了?科學家:進去後就不是“東西”了 首先大家都知道,黑洞的引力是比較大的,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離開來,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說法,其實嚴格來說,黑洞中的引力其實並不是我們常說的" 接近5年 (2020-12-01)
科學 日本傳來一陣歡呼!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 原因就是日本的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國方面還表示這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聽起來頗為得意。嫦娥5號不僅可以採集月壤,而且還能進行載人登月 接近5年 (2020-12-10)
科學 哈佛美女教授:大膽提出第五維空間,認為靈魂是真實存在的 如此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沒有科學一詞出現的遠古時代就已然開始了對於宇宙的探究與理解。所以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曾經很多看不見的物質,最終人類都依靠著科學... 接近5年 (2020-12-02)
科學 空間考古大有可為 可以說,我們從遙感考古走向了空間考古空間考古是遙感考古的繼承、發展與飛躍,它不再僅僅侷限在航空、航天以及地面平臺的遙感空間觀測技術,而要綜合其他的廣義遙感... 接近5年 (2020-12-11)
科學 12月21日注意了!地球上空將出現三星連珠罕見天象,錯過再等兩千年 正當紛紛擾動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0年12月21日的夜空中,將會出現800年來罕見的天象奇觀:土星木星“合為一” 接近5年 (2020-12-11)
科學 410光年處,地球結局已提前上演,科學家的發現讓人害怕 由於它非常規律的圍繞著恆星運動,並且組成成分幾乎和地球內核相同,並且還距離白矮星如此之近,所以天文學家團隊一致認為它應該是一顆行星的殘骸 接近5年 (2020-12-10)
科學 1700多年前,赤鱗魚被人類馴化成寵物,最終成了金魚的祖先 提到金魚的起源,很多人都會說,金魚是從鯽魚演化而來的,不過,從科學的角度講,還從未有科學家進行過金魚和鯽魚的基因對比,判斷它們究竟是否有親緣關係 接近5年 (2020-11-22)
科學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叫牛頓,德國最牛依舊是愛因斯坦,中國呢? 西歐國家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自然是出現了很多改變世界的天才科學家,他們帶來的成果至今還在影響著人類文明社會的運轉方式,就像英國的牛頓,德國的愛因斯坦等等... 接近5年 (2020-11-25)
科學 WiFi有輻射,晚上睡覺要不要關?輻射問題,你搞錯了很多! 輻射,微波爐有輻射,是不是要離遠一點。五花八門的輻射,都是源於無知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任何能發光發熱的東西都有輻射,只不過強度和密度不同罷了 接近5年 (2020-11-13)
科學 為何愛因斯坦的照片多數是上半身?當看到他全身照時,你就明白了 愛因斯坦在照片上搞怪的表情還能夠說明他並不是一個有架子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普通人。而攝影師只拍半身照無非就是想讓愛因斯坦看上去更加的成熟一些 接近5年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