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金槍魚一出生就必須不停地遊,否則就會淹死,究竟是怎麼回事? 還有一種方式叫衝撞換氣(ramvetilatio),魚張開嘴巴,讓水流經鰓裂而獲得氧氣,很多軟骨魚比如鯊魚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呼吸的 接近5年 (2020-12-12)
科學 海底真的可以住人嗎?海南海底發現了72座村莊,依然有生活跡象 在海底的深處,依然有海洋生物的存在,是否還會有人類在海底居住。關於人類生活的痕跡,就現在的技術而言,能夠在海底生存的人類,至今都還沒有可能 接近5年 (2020-12-10)
科學 研究表明:低智商的人反應快,高智商的人通常情況下反應更慢 但是對於那些頭腦聰明、眼光長遠的人而言,他們不會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頭疼,相反,會從容的將自己的未來放在心中,做出正確決定 接近5年 (2020-11-20)
科學 二十多年前,人類既能製造克隆羊,為何不克隆人?原來沒那麼簡單 萬一在做克隆人的實驗過程中遇到了在做克隆動物的實驗過程中沒有遇到過的大問題,那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在處理起來肯定也會變得比較棘手 接近5年 (2020-11-19)
科學 海洋所免疫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ScieceImmuology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免疫學研究新發現,並同期刊發了國際同行專家對該發現的焦點評論 接近5年 (2020-12-14)
科學 中國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完成科學使命退役 取得發現一種新的中微子振盪、精確測量反應堆中微子能譜等重要科學成果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大亞灣實驗)裝置,自2003年開始歷經4年醞釀、4年建設和9年... 接近5年 (2020-12-12)
科學 功成身退!我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大亞灣實驗”退役 核反應堆是重要的中微子源,大亞灣核電站每秒鐘產生的中微子多達35萬億億個,同時附近環境適合建地下實驗室,具備得天獨厚的探測條件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格裡菲斯大學近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團隊在伯利茲海域中觀察到,一種長鰭雀鯛在珊瑚礁...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14日將在南半球上演 天文預報顯示,本次日全食總時長4個多小時,全食帶從南太平洋東部開始,經過智利、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結束。史志成表示,近些年,日全食更青睞南、北美洲,過幾年澳... 接近5年 (2020-12-13)
科學 我國率先啟動佈局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優先聚焦新冠肺炎等三大方向加速推進 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科學界已經對人類表型組作為生命科學下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的重大科學意義形成共識,各國高度重視推進人類表型組相關研究,我國已率先... 接近5年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