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家長訴苦,孩子吃飯讓人頭疼,家裡每天都在上演打仗般追著餵飯的戲碼,或者一邊講故事一邊哄著孩子吃飯。然而孩子一言不合就把嘴巴裡面的飯全部吐出來,壓根兒不好好吃飯,很多家長對此都很無奈。
其實,孩子不愛吃飯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問題,家長需要了解合理的方式幫助孩子好好吃飯。不建議家長“追著喂”“哄著喂”“嬌生慣養的喂”,這會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心情會比較低落,更難進食。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食、偏食等病症,嚴重者影響孩子的脾胃健康及生長髮育,那麼什麼是讓孩子吃飯的正確方式呢?
對孩子有耐心
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孩子不吃飯就是孩子的問題,孩子不配合吃飯,家長就失去了耐心。在孩子出現“拒絕吃飯”的時候,家長應該先想想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不要在孩子吃飯期間責備孩子,這樣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孩子吃飯期間要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這樣才能對吃飯產生興趣。
飯菜的花樣
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新鮮的東西,其中也包括食物,不同新鮮顏色的食物更能喚起孩子的食慾。而且孩子的脾胃正在發育,不同味道的食物更能吸引孩子味覺的興趣。如果只是重複吃著幾種食物,沒有了好奇,也會使孩子厭倦吃飯,因此可以選擇多給孩子準備不用樣式的食物。
培養獨立的進食習慣
很多家長在孩子吃飯時候喜歡“指手畫腳”,喜歡親手喂孩子,尤其是嬰幼兒。殊不知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是最好的學習動作和開發智力的時候,比如抓、握、送、咀嚼等等。 過多家長擔心孩子自己動手會弄髒了衣服,亂扔亂咬,但從西方的嬰幼兒餵養學上來看,孩子從小對食物產生好感前是從“讓孩子自己吃”開始的,然後慢慢開始瞭解食物,產生興趣以及對食物更多的索取需求。而且孩子在幼小時喜歡模仿,如果家長有正確的吃飯狀態,孩子也會在環境中慢慢學會好好吃飯。
定時吃飯,少吃零食
如果孩子不愛吃飯,那就不要吃了,讓孩子產生飢餓感後再進食。而且要定時定量吃飯,早中晚三頓飯不可違背,不能等孩子餓了隨時加餐,這樣會驕縱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不吃飯就沒有飯吃,等到開飯時間才能吃飯,並且期間給孩子少吃零食,零食吃多了也會導致孩子對正餐的“厭惡感”。這樣做讓孩子的脾胃充分得到空間和休息,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在吃飯的時間乖乖坐下吃飯。
部分圖片源自攝圖網,版權歸攝圖網享有
仲景健康熱線:
歡迎垂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