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學識與人品之間有關聯嗎?
客觀上來說是沒有的,一個人學歷代表著他的學習能力,說明他掌握新東西比較快,比別人適應能力強,但不能說明他的人品就一定過關。
沒有學識得人不見得就人品差,相反很多沒有條件讀過書的人都是很謙虛的,為人處世都很正派,做事也沒有那麼多的小心思,大多很務實。
主觀上來說,學識廣的人讀書多,素質教育也都是跟上的,大多應該是品行不差的,但也不排除極個別的人。
相對來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普遍是比較素養高的,起碼不會胡攪蠻纏,得理不饒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死心眼的人。
看過一位原生家庭不好的姑娘,對讀書的觀點還是很正的,她認為多讀書雖然不能帶來財富,但能或多或少讓你對自己,對原生家庭有個清醒的認識,起碼不會讓自己成為曾經討厭的那些人,有理橫,無理還鬧。
有些人是條件不好,沒有讀書的機會,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有所成就的,所以他會虛心求教,有時間就會學習,提升自己,然後等待機會。
而有些人骨子裡就沒有個人主見,喜歡拍須溜馬,趨炎附勢,動不動就狗嘴裡吐不出象牙,這樣的人有沒有讀書都是一樣的,因為他的本性就不好。
02,涵養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表現。
身邊總有一群這樣的人,自以為和誰都關係好,讓別人隨叫隨到,老覺得是別人對他的賞識,殊不知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是有利益糾紛或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看得出別人拿你當朋友,還是替補。
這樣的人其實比較自欺欺人,喜歡趨炎附勢罷了,別人拿他當燈泡,他還要給自己臉上貼金,覺得自己有好人緣。
為什麼這麼說呢?涵養是由內而外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只會吸引到什麼樣的朋友,當然,充其量也就是酒肉朋友,別人有困難找你,和你有困難找別人,處境都差不多,互相都躲。
說白了,這樣的社交不要也罷,因為不會給你帶來任何有意義的事,人品上都不過關,做事也很難靠譜起來。
一個人不可能讓誰都滿意,做到問心無愧就好,遠離沒有涵養的人,包括沒有意義的低層次社交,才能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提升自我。
03,一個人有沒有涵養,從他的言談舉止間就能體現出來。
不敢說習慣不好的人都品行不端,但絕多數抽菸喝酒吐痰的人都很Low,他們很隨便,骨子裡就是愛咋咋地的心態,只要你不說出不滿來,我就心安理得。
生活習慣就是一個人的性格使然,言談舉止就是最直接的表現方式,他做事怎麼樣,言行怎麼樣,就決定著他個人的素養,好與不好,一目瞭然,只是這種人比較自私,還沒有自知之明,老是認不清自己的狀況。
相反,生活習慣好的人言談舉止間也比較得體,並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於弱勢群體也會主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忙,當然,也不願與小人為伍。
一個有涵養的人是表裡如一的,不會心口不一,更不會斤斤計較,而華而不實的人就會處處想表現自己,拿自己的卑微感博別人的好感,反而會弄巧成拙,如小丑一般,這樣的人不靠譜不說,有問題還會拖累別人。
生活對誰都是公平的,你有主見,也有優秀的品格,自然會結交到真心朋友,涵養是無法掩蓋的,因為時間會驗證人心。
圖|網絡
-END-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一個人有沒有涵養,從他的言談舉止間就能體現出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