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種體驗?幾排高大沉重的,散發著木料味道的書架佇立身旁,乾淨的書桌上擺著幾本書,隨意翻翻看看,間或在紙張上寫點什麼,一轉眼,天就黑了。半天時間過去,人像從長夢中醒來,有種很恍惚的感覺。
這不是白白浪費了半天的時間嗎?要知道,半天,足可以乘高鐵從一座城市到達另一座千裡之外的城市,或者飛往另一個奇異的國度飽覽山河。
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不但樂此不疲反而近似痴迷。究竟是什麼讓我把生命的腳步放慢?如果非要讓我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想無非就是那句你早已經聽過的話:讀書是拓寬生命寬度和拉長生命長度的最好辦法。與古代先賢對話,正著或倒著審視他們的人生軌跡,與遙遠未來對視,想象難以想象的日月星河,這種如夢如幻的體驗,是不讀書之人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是偉大的,是神聖的,是值得浪費一些時間的。
在我看來,讀書,習慣性地沉醉於書中就好比隱居山林,避開了世俗的紛爭、喧囂和無聊,獨享著一份令人愉悅的屬於精神的大自然;讀書也好似奔波之人歸隱田園,獨享著紙張和文字賜予的恬之靜、靜之美、美之醉,絲毫不覺得孤獨和勞累。
讀書時,即使身居陋室,你也可以感受溪邊垂釣,抑或在林中小憩,抑或在月下獨酌。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浪費”一詞便有了全新的解釋。看似在浪費,看似一無所獲,看似格格不入,實則心滿意足,比吃飽喝足更舒服。人生苦短,該做最舒服的自己。
與快節奏的人群拉開距離,我依然保持著害羞、好奇、天真和任性,依然覺得讀書是和自己對話、關照自己內心所需的最好方式。不急功近利、不捨本求末、不隨波逐流,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應該具備的,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為別人活、活給別人看的人。
有些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的,而不是緊繃繃的、急促促的,它和奮鬥,和只爭朝夕並不矛盾。讀書上的“浪費”實則是珍惜,珍惜知識的可貴,珍惜時間的可貴,珍惜思想和內涵的可貴。
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不做好看的千篇一律的皮囊,做有趣的萬裡挑一的靈魂,取悅自己。
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做一個學養深厚、言之有物、格調高雅的人,那是一個人永恆的魅力。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張彥英),原標題《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有些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