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1月16日,2020年王者榮耀冬季冠軍盃首場半決賽中,MTG 1:4不敵DYG,繼2020年世界冠軍盃後又一次倒在了四進二的戰場上。
這一結果並沒有令太多人感到意外,同樣的對手,同樣的比分,似乎一切都和世冠的那場半決賽無比接近。但不同的是,和半年前相比,這兩支隊伍都有著明顯的進步,DYG奪得了KPL秋季賽冠軍,但MTG並沒有因為對手的進入巔峰而被拉開差距,他們已經奪得了K甲冠軍,拿到臨時席位在2021年春季賽進入KPL。
MTG雖然只是追平了自己的世冠戰績,但對手明顯更強了
DYG的進步是多方面的,新教練、新核心選手,他們的成長是多種內外部因素疊加的結果,而他們實力的增長其實也是對MTG的削弱——DYG的核心選手小義正式MTG之前的大腿。
但MTG的新人射手北島和隊內其他多位選手一樣,此前是Hero久競(現南京Hero久競)的替補,甚至是小義租借到期後他才有機會在成為主力選手。被DYG淘汰後,北島在採訪中向外界揭開了他們在核心出走後沒有衰落反而變得更強的原因:整個隊伍會反覆研究每一個對手,並且每位選手都會發表意見,最後進行彙總。
MTG的團結程度非常高
這展現的其實是整個隊伍的凝聚力,這群長期活在其他選手影子下的“備胎”,將自己曾經所有的不甘化作了進步的動力,他們珍惜和每一個強隊交手的機會,不吝分享自己從對手覆盤錄像中發現的突破口。因為每位選手打的位置不同,操作風格也有明顯差異,甚至性格和思維方式都迥然不同,所以他們在比賽中關注的點也有很大區別,眾人拾柴火焰高,這種集思廣益的覆盤會很像一種“眾籌”,毫無保留地與隊友交流,這才造就了團隊在核心出走之後反而變得更強。
很多隊伍隊內,或者有明星選手,或者替補很多還在競爭上崗,隊內賽訓對於對手的研究並不是大家暢所欲言的氛圍,這也其實並不利於團隊信息共享。
MTG獲勝的第二局雙方從頭到尾都在打架
MTG在本次半決賽中,第二局比賽瘋狂地對DYG逼團,雙方輪流入侵野區,不到八分鐘戰至人頭10比10,節奏異常精彩,被觀眾們戲稱為“最強巔峰賽”。MTG的瘋狂進攻將對手拖入了自己的節奏,成功扳回一局,也追平了自己在世冠賽場上的比分記錄。
輸給DYG,對於MTG而言不是個難以接受的結果,此役之後,KPL的其他隊伍會更加重視這支即將進入聯賽的攪局者。
可以預見的是,MTG的訓練賽,將越來越難約了。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KPL“備胎”們的眾籌式進步 MTG雖不敵DYG但也沒掉隊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